「跨四」建大桥「跨五」会如何 是桥是隧道 社谘会意见纷呈

随着第四条跨海通道已决定採用大桥方式,坊间目前关注的焦点,顺理成章落在第五条跨海通道上,离岛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昨日其中一个重要议程前发言,就是讨论第五条跨海通道,委员之一的林伟雄指出,随着澳门社会及经济不断发展,交通日趋繁忙,连接澳凼的三座大桥繁忙时段已呈超负荷状态,影响市民出行,更阻碍社会发展。

第五条跨海通道最有可能是在嘉乐庇大桥两侧兴建,但是桥是隧则仍未有定论。(互联网图片)

政府近期宣布展开第五跨海通道的可行性研究,以缓解现时三条大桥的压力,林伟雄建议,在嘉乐庇大桥两旁或一侧以隧道形式连接澳凼两地,隧道形式可全天候通车及不影响旧大桥景观,但考虑到其难度高、工期长、造价昂贵等问题,担心坊间会对方案有所疑虑,包括再现超支、完工无期等问题。

就第五通道的可行性方案研究,曾有专业人士提出可参考外国兴建桥隧的方式 ,桥隧以上下层方式设计,上层为电单车专道、单车径和步行径,既可增加市民的活动空间,亦为观赏澳门风光带来全新的景点平台,而下层为轻轨通道及六线双向行车通道,让车辆可不受天气影响,全天候快捷通行。

至于桥隧选址,有委员建议在美高梅对开的填海区至凼仔海洋世界填海区,林伟雄则认为,因应相关土地仍未发展,可预留作桥隧落脚及交通发展之用。就现时澳凼跨海交通压力已呈饱和状态,政府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尽快落实兴建第四、五条跨海通道,以起分流和疏导交通的作用,同时为免有关工程出现超时、超支等问题,应尽快完善採构方面的法律法规,当局亦应做好有关监督工作,确保承建商依期保质完成工程。

社谘会委员林伟雄表示,随着三条大桥已趋饱和,兴建第四条及第五条跨海通道,实在刻不容缓。 (刘凯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