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行程DIY 同学仔劲Like 「千人计划」首阶段成果丰硕

澳门青年前往内地参观交流的访问团可谓年年有月月有,但如果单靠社团和学校自行组织,参与人数及参与对象始终受限。为帮助更多年轻人走出澳门扩阔视野,以及保障青年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均有切切实实的收穫,特区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国家教育部和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的支持下,于今年贯彻落实行政长官崔世安在《2016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的青少年人才培养重要项目「千人计划」。

作为政府在青年事务範畴的施政重点,「千人计划」共设三年总体规划,分为中学组(初中和高中)及公开组,每年组织1,000名本地中学生及青年赴内地开展形式多元的学习交流,三年内全澳的中学将获邀轮流参与。今年虽「千人计划」首个「试验年」但已成果丰硕,首批参与的学生有口皆碑。

部分[ 打头阵] 的本澳学校早前已按计划组织学生赴内地完成交流活动,其中四校的师生代表日前接受本报採访分享交流心得,除充分肯定政府主导下的「千人计划」在资源整合和部门协调方面有巨大优势外,还大讚当局让学生参与交流行程的设计安排,变被动为主动,进一步激发澳门年轻人主动求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粤华中学

粤华中学今年6月组织以体育交流为主题的参访团,前往浙江省宁波市与当地第七中学的师生进行学习互动。抵达宁波市第七中学后,两校的同学先是互相认识、参观校园,之后双方校队成员便进行了篮球和足球的友谊比赛。两校师生又一同参观了当地名胜,在交流结束前并举行气氛热烈的晚会。

有参团的同学认为,以往的固有印象觉得内地的足球水平较差,但真正较量下才发现当地的足球运动普及和训练水平都十分不错。是次带队的高老师表示,原来第七中学在6月份正忙着搬迁校区,百忙之中还抽时间接待交流团,对此粤华师生都深表感激。

粤华中学今年6月份组织一批高中学生前往湖南省湘潭市第十一中学进行交流学习,期间还领略了当地橘子洲头等着名景点的无限风光。(粤华中学图片)

同样在6月份,粤华中学组织了另一班高中学生,前往湖南省湘潭市第十一中学,在教学和课程方面进行交流,特别是注重在科技创新体验,包括航模、无线电、定向越野等独具特色的课程。

参团的陈同学坦言,自己初初抵达时不敢开口说话,对方同学主动带起话题、化解沉默。带队的陈老师回忆,对方学校为本澳同学设置了特色课程参观,全程有专人进行讲解,让大家学得开心投入。老师又提到一个趣事,到达湘潭市第一日,第十一中学的同学就用普通话和英语,演唱粤华中学校歌,原来当地师生事先自发找资料学习了这首歌,就是为了要给远道而来的粤华中学师生一个大大的惊喜。陈老师认为,以往曾经参与的一些交流团可能比较单向和表面,是次「千人计划」行程就能够达到融入式的体验效果,同学的体验亦更为深刻。

粤华中学带队老师及高中学生肯定「千人计划」的融入式体验,有助鼓励同学主动求知。(刘志衡摄)

培正中学

培正中学今年6月份组织初中年级的不同运动项目代表队成员,前往江苏省通州育才中学进行体育交流。透过参观交流,学员认识了国内中学的教育现况,包括训练设备、学生生活和学习习惯等。在体育训练方面,内地教练员按照专业训练方式,为澳门学员设计了一节综合体育训练,让同学体验到不同的训练方式。在体育训练之外,两所中学的学生一起用餐、互相交流,分享彼此学习和生活的点滴趣事,在相互了解的同时,学习到尊重和欣赏。

据带队的老师回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当时担心两地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沟通,但其实双方见面不到五分钟,学生们就已经亲热地「打成一片」,又互相交换联络方式,在行程结束分别的时候更是依依不捨。

培正中学与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两校学生通过友谊竞赛,瞬间拉近彼此关係。(培正中学图片)

除了体育交流之旅外,上月培正中学还组织部分高中学生到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进行交流,体验了一次难忘的历史文化之旅。同学们实地参观北川地震遗址和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反思社会对地震知识普及的不足,以及国家对基建设施监管的疏漏,并了解地震后重建工作情况。在感受地震自然灾害的震撼后,同学们又领略了四川省丰富的人文风情,包括参观李白纪念馆、杜甫草堂、三星堆考古遗址,以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历史文化景点。

有参团的高中同学感慨地说,当地在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育上做得十分成功,反观澳门虽然面积很小,但亦有很多珍贵的历史遗产,应该值得大家好好珍惜保育。

培正中学参访团参观李白纪念馆,感受四川省丰富的人文风情。(培正中学图片)

圣保禄学校

圣保禄学校于今年6月中旬组织20多名学生,远赴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进行学习交流。在为期六日的行程中,两校的同学在操场上和课堂上都进行亲密交流,「文武双全」的体验让学员难忘。两校的同学分别进行了篮球、足球、接力跑的友谊比赛,虽然比赛过程双方全力以赴,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激烈的比赛后双方交换了签名球衣,标誌着两校的友谊天长地久。

在赛场之外, 两校学生又一起上课、一齐用膳、共同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剪纸和泥陶。在当地同学带领之下,交流团参观了通州区内着名的京杭运河,体验历史悠久的文化魅力

圣保禄学校学生参观京杭运河,体验北京历史悠久的文化魅力。(圣保禄学校图片)

参与交流的赵同学觉得,去到一个陌生、语言不通的环境,由于要主动与当地学生沟通避免冷场,所以大大提升自己说话交流的能力。而另一位杨同学就表示,自己高三毕业后将要到台湾升学,是次的交流体验让她认识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将来的大学生活会用更加开放的态度了解不同的文化。本次带队的禤老师就认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生走出课堂去到其他地方,也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希望将来有更多机会让本澳的青少年「走出去」,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

参与交流活动的学生回校后,还透过分享会向学校师生讲述,行程不但深深感受到北京人的热情和好客,体验北京城浓厚的文化气息,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扩阔视野,加深了对祖国的认识,留下了一段段美好而难忘的经历。

圣保禄学校带队老师及学生感谢「千人计划」帮助澳门青年人「走出课堂」,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刘志衡摄)

镜平中学

镜平中学上月组织约30名学生参与「千人计划」,前往浙江省杭州市勇进实验学校,体验了一次体育运动之旅。本澳学生参观了当地校园体育设备,两地学生进行了友谊比赛,互相交流培训心得及经验,并由勇进实验学校安排,参观了平时很难进入的浙江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镜平中学带队老师及初中学生分享「千人计划」成果,大讚行程安排丰富多元。(刘志衡摄)

参与交流的郭同学本身是跨栏运动员,他形容内地专业学校的训练方式令他大开眼界。是次带队的体育老师观察到,勇进实验学校的体育特色课程群由基础体育、项目体育、基地体育、文化体育等四大类课程组成,在小一至小三能安排每周五节体育课,十分难得。

老师认为,特区政府在体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澳门很多学校连一个标準的篮球场都没有,而且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老师建议,当局可以加强空间利用率,例如发展水上运动设施。老师表示,是次交流让同学们体验到读书和运动是相辅相成,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同学自律性和毅力。

此外,郭同学又笑言,以往很多内地交流团都是面向成绩好的同学,体育类的同学较少有机会参与,而是次的「千人计划」就更加丰富多元,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参与、有所得着。

镜平学校上月组织学生到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进行美术音乐交流,还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等当地历史文化景点。(镜平学校图片)

除了体育之旅,镜平学校在上月份还组织学生前往湖北省水果湖第二中学访问,主要在美术和音乐方面进行交流,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艺术馆、武汉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展馆及学府,亦到了黄鹤楼、归元寺、汉口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故居、毛泽东别墅、九江英租界旧址等历史文化景点。

特区政府强调,澳门年轻人不乏到内地交流的机会,但「千人计划」的独特之处在于既让青年全方位了解国家发展,包括国家发展中的不平衡,又在实践中认知到澳人在内地的发展机会,而且参访团的活动形式将着重互动、讨论,让团员时刻带着思考,学生、青年不再被动参与,欢迎他们DIY行程,突出活动「以青年为本」的理念,加上两地学校合作网络建立后,交流就有望长此开展下去,对持续提升两地青年人素质和能力有巨大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