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湾综合市场拟外判 黄洁贞促考虑其合理性
路凼城石排湾公屋群自2013年入伙以来,民生基础设施一直欠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无法满足,令人难以想象人口达60,000居民的石排湾社区如何安居乐业。立法会议员黄洁贞指出,自石排湾公屋群落成以来,「买餸难」和「食饭难」一直困扰当区居民。
黄洁贞称,凼仔现有街市规模较少,不少居民需要跨区至澳门买餸,以往有意见认为石排湾需要传统街市而非新型超市。经社会争取后,近日政府表示将计划在刚完工的石排湾综合市场加入具有传统街市销售鲜活食品的特色,亦会增设熟食区及24小时自助贩卖区。然而,相关设施仍然会外判单一承租者经营,同时允许承租人分判租予其他商户摊贩,外判单一承租者经营后,许可分租或合作经营的做法,根本没有改变石排湾综合市场本质,只会造成「假开放,真垄断」。
未来若将相关设施外判单一承租者,规範分租和管理权会落入承租人手上,租金价格及租户类型将由承租人决定,政府将难以规範租金定价,恐怕相关金额会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抬高商品的价格;此外,承租人亦可控制分判摊贩种类,甚至指定分判摊贩,多元化最终只会成为空话。
因此,黄洁贞提出书面质询,当局基于甚么原因把石排湾街市批给单一承租人?其具体批给要求是甚么?对于石排湾街市的规划,无论是过去综合街市计划,还是现时批给单一承租人后,容许分租引入鲜活、熟食及自助贩卖区的计划,当局都只计划批给单一承租人,做法只会造成「假开放,真垄断」,当局如何让计划不变成市场被垄断?如何确保居民能以合理价格获得服务及商品,以减低该区居民生活负担?若当局一意孤行把石排湾街市批给单一承租人,政府未来将扮演甚么角色?现时有关规管街市的相关条例是否适用?
黄洁贞指出,石排湾综合市场批给单一承租人经营,只会造成「假开放,真垄断」,促当局重新考虑计划的合理性。(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