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不动产文评大部分获认同 其中「渡船街1号A 」争议大
文化局昨日公布《全澳第一批不动产评定》公开谘询意见汇编文本,在收集的意见中,90%市民认同西坟马路蓝屋仔列为文物,其余大部分项目均得到逾70%市民认同,惟渡船街1号A(亚利鸦架街28号)是否列为文物,意见分歧最大。
渡船街1号A(亚利鸦架街28号)是否列为文物意见分歧最大,认同和不认同比例约为六比四。 (资料图片)
文化局称,公开谘询期间共收到681份意见表,其中问卷访问有334份,网上递交有149份,亲身递交有122份,谘询会后递交有70份,邮寄递交有四份,以及传真递交有两份,另有11份非意见收集表形式的独立意见。
所收集的意见显示,90%认同西坟马路蓝屋仔列为文物,分别位于雀仔园、大码头街、石墙街和河边新街的福德祠、城墙遗迹、叶挺故居、市政牧场旧址及市政狗房的认同意见亦超过80%,中西药局旧址的认同意见则有接近80%,不认同的意见主要是不确定草堆街80号是否中西药局。
渡船街1号A争议大
至于渡船街1号A(亚利鸦架街28号)是否列为文物意见最大分歧,认同和不认同比例约为六比四。而在今年5月召开的文遗会会议上,大部分委员不赞成渡船街1号A列为文物。
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林发钦昨日受访时认为,最受争议的渡船街1号A是澳门文物评定中的一个重要案例,作为如何寻求社会共识的一个很好例子,因该建筑部分已被清拆,而且业权人很有可能持反对意见,当局也需要尊重持份者的利益。
他个人认为,渡船街1号A有一定的保育价值,但综合上述原因,若被评定为文物,相信后续的投入会相当高,代价会较大。故文遗会委员不论是提出支持或反对,渡船街1号A列为文物也是有合埋的理据。
市政牧场旧址及市政狗房。 (刘凯辉摄)
十个项目去年底谘询
为有效保护本澳具重要文化价值而未列入「文物清单」的不动产资源,文化局于去年12月16日,根据《文遗法》,对一些反映本土文化特微、资料齐备、保存状况属濒危或紧急的首批共十个不动产项目启动评定程序,并对有关的评定建议进行公开谘询,谘询期由2015年12月28日至2016年2月25日,期间共举办三场公众谘询会,亦提供网上意见收集填写电邮、访问调查等渠道,广泛徵询社会意见。全澳第一批待评定的不动产项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