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者拟游行撑Uber 论者倡政府应打开谈判大门

手机叫车程式Uber下月或撤出本澳舞台,本来只属个别事件,但却引爆市民对多项民生问题的不满,包括警方粗暴扣查乘坐Uber的乘客;包括政府对迫切却落后的法律懒理不理,却出全力打压Uber,连「谈判的大门」都不愿打开;包括对于不少市民力撑叫车服务方便快捷,远胜经常拣客滥收车资且态度恶劣之的士,政府无法解决现状,却又不给市民另一种乘车服务,直呼政府有选择性执法之嫌。

Uber在本澳经营十个月,虽获不少市民讚好,惟无奈本澳仍没有相关规管的法例订立,遂屡遭当局强硬执法。 (资料图片)

连交谘会委员都认为,叫车服务是全世界大势所趋,但前提是先订立法例,规管保险等问题,问题是政府连这一步都不做的话,道理是说不通的。而在Uber撤出本澳前夕,有支持者下月初发起游行,力撑Uber。

对于手机叫车程式Uber,交通谘询委员会委员高冠鹏昨日受访表示,从世界发展潮流来看,网上叫车服务模式是大势所趋,但如果要在本澳实行,始终都要在符合法律的框架去进行,纳入规管才有生存空间。

Uber去年来澳经营时,曾邀请艺人小肥试坐Uber客车。 (互联网图片)

叫车服务澳门可运行

高冠鹏指出,市民使用Uber叫车服务时,对司机的质素、车辆的安全性、以及万一发生意外时保险赔偿等问题,却是不甚清楚,这就是现阶段Uber运作模式的最大隐忧。

高冠鹏认为,如果他日司机、车辆能够纳入规管、通过一定考核,配合方便快捷的网上叫车平台,这种模式完全可以在澳门运行。

至于为何那么多市民支持Uber服务?综合多方意见可知,其中一个原因是,和澳门搭乘的士之难度及的士司机服务态度等,有极大关係。

交谘会委员高冠鹏表示,叫车服务是世界大势所趋,但前提是政府必须先立例。 (资料图片)

政府应先释出善意

高冠鹏直言,引入竞争是改善服务的最好办法,认为当局可以先与Uber方面进行讨论,但就不能「一边运作一边倾」,而是要先暂停服务,待各方有一个确实的解决办法,才能落实进行。他又称,当局未来亦会继续发放的士牌照,随着市场上的士数量增加,将有望降低运营成本、改善服务。

的士业界怨生意跌三成

对于政府是次无理打压Uber,澳门支持Uber市民下月初发起游行,力撑Uber;不过,亦有团体不满Uber,有的士团体昨日表示,自从Uber落户本澳后,业界反映,的士生意下跌两至三成,是以对于Uber撤出本澳,表示欢迎。

手机叫车程式方便快捷,曾乘坐的市民表示,最重要是司机态度良好。 (陈骏骐摄)

Uber经营难仍奖励入行司机 司机心声:政府应持开放态度

虽然Uber或下月撤出本澳,惟有Uber司机对本报称,公司近期仍积极营运,对司机的奖金提成亦有所提高,但他没有说出具体数字,另外,为了吸引驾驶者提供服务,Uber公司亦推出奖励制度,现有司机介绍新司机入行后,若接单达到一定次数,双方都可获得奖励。

对于治安当局过去多月对Uber司机作出检控,该名不愿透露姓名的Uber司机称,公司的司机数量不断减少,他又称,曾经有其他司机在没有接载乘客的情况下,依然被警员作出检控,他自己平时亦都感受到压力。

他又坦言,所有罚款都会由Uber公司支付,不会造成经济上的影响,但作为一名澳门市民,他希望政府当局可以持开放的态度,与业界探讨是否有合法营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