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环葡韵」改造规划被轰 市民批文物评定漠视民意
文化局重新规划「龙环葡韵」五间建筑物,但事前未有任何公布,亦未作任何谘询,引起坊间譁然,其后文化局才以「挤牙膏」式透露规划情况。澳门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论坛」,昨日讨论近期备受争议的凼仔「龙环葡韵」改造及规划问题,市民批评当局文物评定标準不一,个别文物评定,没有展开公众谘询,存在漠视民意之嫌。
市民李先生发言,形容近几年是澳门文物大灾害,当局评定文物时偏向商业价值,用「龙环葡韵」搞美食、文物当食肆,是对文物的破坏。(刘凯辉摄)
市民李先生在「澳门论坛」发言时,形容最近几年是澳门文物大灾害,当局评定文物时偏向商业价值,用「龙环葡韵」搞美食、文物当食肆,就是对文物的完全破坏。
市民苏先生则质疑,文化遗产委员会虽有不同人物,但普通居民无法参与及投票,所谓「专家」的话语权过大,局长及司长更是拍板决定拆就拆,若不倾听民意,文物都会走向毁灭。他说,文物需要由全社会一起保育,而不是所谓历史及考古者。
倡加大活化利用
文物大使协会副会长梁文杰亦认为,政府在文物活化上过于保守,但他不认同不应在「龙环葡韵」推广美食活动,又指活化方式并非单纯进行静态展览;除可考虑美食活动外,相关部门应花更多心思考虑更有意义的活化方式,以提高使用率。
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区颂儿就指出,局方要适当评估相关文物建筑可承受多大型的活动,并让周边地区与需要活化的文物建筑互相配合。
拟增参观人数10%
文化局副局长梁晓鸣(下图)则辩称,当局是希望在保持「龙环葡韵」悠闲宁静氛围的原则下,增加10% 的参观人数。他强调会因应民意调整保育活化计划,但所有调整计划都有代价,如果理性讨论一些合理的建议则会更有意义。
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林智超则呼吁,在相关文物建筑增加高科技监控设备,以便及时对建筑进行修复。
维修费用640万元
文化局本月21日突然宣布已于本月开始重新规划「龙环葡韵」五间建筑物,并已暂时封闭,但未有透露工程费用,事前未有任何公布及谘询,引起舆论譁然。次日(22)日文化局才公布修护及优化工程,预算费用约为澳门币640万元,预计基本项目将于9月底全部完成,但仍未能平息市民不满。社会文化司司长办公室、文化局、旅游局及旅游学院,于23日傍晚匆匆举行记者会,再讲述重新规划「龙环葡韵」五间建筑物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