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政府修法研手机叫车合法化 Uber司机哀歎:莫赶尽杀绝

手机叫车应用程式Uber将于下月撤出澳门,社会各界对此评价不一,有市民赞成政府依法办事,打击透过手机叫车软件的白牌车;亦有声音质疑当局一味严打,错失改革机会。立法会主席贺一诚日前表示,若市民认为驾驶私家车在全澳营运有好处,相信政府应该修改法律,容许Uber合法化。本报过去周末成功联繫上三位Uber司机(以下司机均用化名)访问,听听他们作为当事人对Uber撤出澳门的看法。

据警方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检控涉及手机应用程式叫车379宗,罚缴按金合共逾1,000万元。(资料图片)

立法会主席贺一诚上周五在总结第五届立法会第三会期工作,他在回应传媒有关Uber 问题时表示,他作为立法会主席,原则是依法办事,不合法的他不能支持,强调必须依法治澳而非人治。贺一诚坦言,若市民认为驾驶私家车在全澳营运有好处,并能保障消费者,相信政府应该修改法律,容许Uber合法化。贺一诚又呼吁,的士从业员要做好本份,改善服务态度;将来电召的士亦应引入手机预约程式功能,方便市民使用。

Uber下月9日撤出澳门,除本澳市民失去一个出行选择外,一众Uber司机更会首当其冲立即「失业」。三位Uber司机日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分享入行原因和对行业未来的看法。

陈司机:退休兼职搵茶钱

已经退休的陈先生从事Uber司机已有大约四个月时间,回想起当初入行的动机,他表示,身边很多朋友都在空余时间兼职Uber司机,于是自己亦作尝试,笑言「只是搵返少少钱平时饮茶」。他又指,从事Uber司机的数个月来,平均出车的频率并不高,属于是Uber司机中的空闲一族,而出车较多的月份,就可以有过万元的收入。陈先生坦言,不认为自己会抢了的士生意,「我们接载的市民,大多都是的士不要的」。他认为,本澳的士服务质素大不如前,市民因此选择Uber服务。至于当局为何迟迟不肯探讨Uber合法化问题,陈先生就欲言又止地表示,可能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本澳部分人持有的士牌照,Uber可能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

已退休的陈先生(右)从事Uber司机约四个月,他认为自己并非与的士「争生意」。(陈骏骐摄)

有司机刚买新车 前路茫茫

除了陈先生一类的退休人士之外,亦有很多年轻一族选择当Uber司机。李先生当Uber司机已经有半年时间,他认为,传统的士和网上叫车服务应该在澳门共存,科技进步自然令到一些行业受到冲击甚至被淘汰。李先生表示,估计全澳有大约上千个Uber司机,他知道有司机刚刚买了新车,準备全职投入Uber行业,但就传来了Uber撤出澳门的消息,「佢地都唔知点算喇」。李先生又指,即使Uber未来真的撤出澳门,但市民的搭车难问题依然存在,这种新兴的手机叫车服务有其存在价值。李先生到现在都依然记得自己入行的第一单生意,是深夜接载一名母亲带幼女到医院就诊,「她们根本截不到的士,我虽然赚了钱,但亦是帮助他人」。

吴司机:当局要与时俱进

李先生的朋友吴先生亦是Uber司机,他就对当局打击Uber的执法手段颇有意见。吴先生坦言,Uber在本澳属违法,当局予以打击是正常的,但他认为警方执法过程中怀疑有「踩界」行为。吴先生指出,警方截查怀疑Uber的车辆后,用尽方法都要令司机「入罪」,甚至不惜刁难乘客,吴先生认为这种「有杀错冇放过」的做法有问题。他质疑当局对新兴的手机叫车服务赶尽杀绝,「根本不是Uber不Uber的问题,难道澳门永远都不进步吗?」他认为,当局应该积极探讨合法规管运营的可行性,而不是消极地止步不前。

Uber司机吴先生日前深夜接受本报访问,他认为当局应该积极探讨合法规管Uber在本澳运营的可行性。(陈骏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