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政策十年磨一剑 建议胶袋徵费 一元一个

澳门每年消耗胶袋高达4.5亿个,即平均每人每日消耗2.2个胶袋,对堆填区造成极沉重压力之余,亦让人批评本澳环保意识,远远落后邻近地区;与此同时,源头减废、建筑废料污者自付、厨余回收等多项环保工作,同样「十划未有一撇」,质疑政府如何打造宜居城市?

不过,环境保护局终于在今年2月,完成「推行限制使用塑胶购物袋之制度」的谘询工作,昨日发布总结报告及意见汇编,结果显示,普遍意见认同在零售业层面,徵收每个塑胶购物袋不少于澳门币一元,有关费用由商户自行保留。但何时实行,又是另一问题。

环保局昨日公布胶袋徵费谘询报告,建议七大零售业类别,每个胶袋徵费一元。 (陈骏骐摄)

环保局昨日发新闻稿称,今次谘询共收集到1,924份意见,大部分意见对谘询的建议方案持正面态度,普遍认同于零售业层面实行「胶袋收费」措施;在收费水平方面,社会上存在较多讨论,调查结果大部分均认同「每个塑胶购物袋的收费不少于澳门币一元」。

另外,在规管的商户类别方面,大部分意见认同七类零售业商户优先实施胶袋收费,而「街市」是否应优先实施「胶袋收费」亦受到关注。

环保局于今年2月,完成「推行限制使用塑胶购物袋之制度」谘询工作。(资料图片)

本澳每年胶袋就消耗4.5亿个,製造垃圾量中国以至东南亚地区排头位。(互联网图片)

七大零售类别优先推行

综合收集到的意见,环保局在报告中提出,于零售业层面实行「胶袋收费」措施,有关费用由商户自行保留;并于七大类别零售商户,即超级市场、便利店、药房、百货公司、食品类手信店、麵包店和饼店,以及化妆美容卫生用品店,优先推行「胶袋收费」措施。

一个胶袋不少于一元

同时,每个塑胶购物袋的收费不少于澳门币一元,措施所涵盖的塑胶购物袋类型为含塑胶成分的购物袋,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所用的塑胶购物袋,则可豁免收费。

环保局称,将引入监管制度避免违规情况,包括巡查零售商户,以及对违规的零售商户作定额罚款,违规者建议罚款澳门币600至1,000元之间。

确立商户 消费及政府三方责任

环保局称,往后将进一步完善「胶袋收费」措施的具体方案,冀透过法制方式,确立商户、消费者及政府三方,在减少滥用塑胶购物袋方面的责任;同时继续加强「意识提升」和「自愿性措施」,营造「减塑」氛围,让居民和相关业界及早适应措施。

有关胶袋收费的谘询总结报告已上载于环境保护局网页(http://www.dspa.gov.mo),欢迎市民前往浏览及下载。

环保局指,每个胶袋一元徵费的收益,由商户自行保留。 (陈骏骐摄)

澳门减废迫在眉睫一元收费合理 执法「先鬆后紧」

对于当局未来计划实施胶袋收费政策,「绿色未来」会长袁嘉浩认为,按照澳门的消费力水平,每个胶袋收费一元是合理水平。他指出,香港现时每个胶袋收费五毫,本澳的收费显示出当局的决心较大,而且本澳的减少垃圾废物迫切程度,较香港更高。他认同对违规的商户作罚款,但建议当局设立过度期,让商户和市民逐步适应,在执法方面「先鬆后紧」,同时配合更多宣传教育工作。

袁嘉浩亦指出,在街市实施胶袋收费困难很大,香港目前第二阶段胶袋收费计划仍未包括街市範围。袁嘉浩建议,即使街市胶袋不收费的情况下,政府亦可以补贴摊贩,支持使用可降解的「非粮澱粉」製造的环保胶袋。

此外,有市民向本报表示,认同胶袋收费的理念,但每个胶袋一元的价格太贵,建议改为每个胶袋两毫。

「绿色未来」对于政府胶袋徵费政策表欢迎,对于街市摊贩,建议可用降解的环保胶袋。 (互联网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