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资办昨出版《2015年度报告》 冯文庄:居民维权意识逐渐提高
澳门单牌车进出横琴,其保险承投所需的车主个人资料跨境转移问题,以及团体提出设立博彩借贷人资料库,均可能涉及个人资料收集及处理问题,是近期社会讨论的热门议题。个人资料保护办公室主任冯文庄(下图),在昨日出版的《个人资料保护办公室年度报告2015》中指出,这些社会议题值得大众讨论及思考,澳门社会对私隐及个人资料保护的要求愈来愈高,涉猎的範围愈来愈广;在判断或在平衡隐私权与其他权利方面,难免产生争议,有待社会建立共识及找寻平衡解决方案。
发手机宣传短讯违法
冯文庄在总结2015年的工作时指出,澳门居民对个人资料保护的维权意识逐渐提高,不少公共及私人部门在遇到与个人资料保护相关的疑问时,会主动及积极寻求个资办协助。不过查询及投诉情况,亦反映一些冒犯他人私隐的情况时有发生,可见大众对个人资料的认知及处理存误区,对于容易令人掉以轻心的私隐陷阱仍未充分掌握,并举出一些案例。
投诉人指其收到某公司推销楼宇短讯,向公司反映后仍经常收到有关短讯。个资办表示,根据法例,商业机构基于宣传推销处理个人资料时,应事先取得当事人明确同意,个案中由于该公司没有徵得投诉人同意,加上投诉人曾向公司表示反对接收短讯,个资办认为公司已违反《个资法》,欠缺对人员的培训和监管,故对公司在不具正当性下向投诉人发送推销短讯,以及没有满足投诉人反对权两项行政违法行为,分别科处10,000元及6,000元澳门币。
另一案例是投诉人指其居住的大厦单位走廊外,安装了一支摄录镜头拍摄到其住宅单位门口,他曾要求物管公司调整摄摄角度但不获理会。个资办经调查,大厦管委员才是处理个人资料的实体,而大厦管委员基于保安理由安装镜头,目的合法及正当,虽然案中的镜头拍到投诉人单位门口,但不涉及单位内情况,且单位邻近天台通道,镜头无可避免拍到门口。此外,相关资料仅获授权的物管公司职员方可查阅,做法符合《个资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