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理68部门11年花50亿租金 审计署狠批工务局「倒米」

身为本澳最大地主的特区政府,过去11年间租楼连装修花了50亿元,而在自己地盘内遭小业主任意宰割,疯狂加租仍当闲事,让人哭笑不得!

审计署昨日公布《政府部门办公大楼的规划及建设》衡工量值式审计报告(下称《报告》),认为工务局有职责规划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场所,但过去十多年没有半份规划出台,亦懒理68个政府部门在外租赁私人物业办公,浪费庞大公帑,即使财政局两次「进谏」兴建政府办公大楼,亦得到行政长官批示,但竟被归档了事!有团体指出,审计署可谓「冇牙老虎」,工务局虽意见接受,难保态度照旧。

身份证明局、民政总署、博彩监察暨协调局……一大堆政府部门「寄居」在商业大厦内,形成本澳罕见的异象。 (袁金秀摄)

据《报告》指出,曾向政府所有101个部门,收集2004至2015年间的租赁及持有物业情况,发现政府68个(包括自治机构27个、非自治部门和行政自治部门41个)部门没有固定办公地点,租赁办公场所及车位所涉及的租赁开支、装修费支出的升幅十分显着。

在2004至2014年,每年的租金总开支约由1.4亿元(澳门币,下同)升至最高的5.8亿元,升幅达四倍之多(但较之明年预算的11亿元,5.8亿元根本不算甚么);而在同一期间部门所填报的首次装修费用, 则高达10.3亿元, 当中2009 年、2011年和2012年,更超1.5亿元。

租楼「大花筒」国际罕见

审计署指,无论从节省开支还是公共行政的角度而言,政府大规模租用私人物业作办公之用,长年不积极筹谋自身的办公地点,实非合符成本效益的惯常情况,在国际上亦比较罕见,在长远发展上,亦会出现各种掣肘。

工务局拖政府后脚

审计署发现,在没有固定政府办公大楼的情况下,多个部门办公地点不稳定的情况,令特区政府须承担庞大的租赁开支及装修费用,部门所面对的困难包括对市民构成不便;加重部门工作负担;与业主商讨租约时出现困难,处于被动状态;因搬迁而引致的额外开支等。

《报告》批评,根据《工务局组织法》,工务局有责任对政府各部门的办公场所,作出整体规划,但无论是处理政府部门办公大楼以及新城政法区的规划筹建工作,均表现消极。

由于连政府部门对办公大楼的具体需求量都没有主动了解及充分掌握,以致陷入进退失据、左右为难的困境,令政府多年来须为租赁办公场所承担庞大开支及装修费用,同时续租、装修协调、搬迁等问题,亦导致众多用家部门、工务局、财政局疲于奔命。

由于业主不想再给政府续约,北区政府综合服务大楼,将于明年搬迁。 (袁金秀摄)

对财政局建议 归档了事

《报告》中最严厉的指责,是财政局于2012年及2014年编制两份建议书,向行政长官建议筹建政府办公大楼,但竟遭工务局以没有合适土地为由,直接把建议归档了事。事后更辩称没有收到上级的指示,但工务局又无法清楚说明需要等待谁的指示!

审计署对于工务局的不作为,直指工务局一直以来没有针对政府办公大楼进行整体规划,亦没有主动就所有政府部门办公大楼的需求,进行资料搜集及分析,并为其预留土地或空间,做法不能接受。

设于仁慈堂的第一公证署,现时月租 120 万元,租约今年底届满。 (袁金秀摄)

工务局亡羊补牢

遭审计署狠批的工务局,昨晚发出声明表示,尊重及高度重视《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跟进及完善相关工作;又指早前已将两幅位于南湾湖C区收回的合适土地,规划用作建设政府部门使用的多功能大楼;并正跟进多个政府设施项目,当中包括初级法院大楼、海事及水务局大楼、检察院大楼、离岛警务厅大楼等。

工务局又指,在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的準备和编制工作时,将收集和分析各政府部门的需求,预留条件满足政府办公空间的需要。

罗立文2014年12月就任运输工务司司长,上任留下的「烫手山芋」,亦要一力担起。 (资料图片)

工务局昨日回应《审计报告》指,会加快在南湾湖C、D筹建政府办公大楼。(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