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育改革突破口

全澳近七成学校均在今日正式开课,家长、学校、公共交通,乃至政府部门全都严阵以待,拼尽全力为莘莘学子「保驾护航」,反映社会各界对本澳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得益于「教育兴澳,人才建澳」的施政理念深入民心,加上特区政府近年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及政策支持,令澳门整体教育水準较回归前有长足进步,但社会对本澳学校参差不齐的教育质量一直颇有微言,要求对本澳教育制度进行改革的呼声愈来愈高。

由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旅游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组成的澳门四高校联合入学考试(简称「四校联考」)将明年4月首次开考,打破澳门开埠400 多年以来没有本地统一考试、各高校招生各自为政的局面。

四校联考对本澳教育改革是利是弊目前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倒行逆施,不应设单一考试; 亦有人热切期盼,认为早就应该实施。面对上述分歧时,不妨先想想本澳的教育现状:多年来,澳门学校的教育质量都被认为良莠不齐,有立法会议员曾生动地形容,僱主埋怨学校培养不出人才,大学埋怨中学生质量不好,中学埋怨小学教得不好,甚至小学亦埋怨学前教育做得不够,一级怨一级,于是包括不少家长都认为,澳门教育质量不佳源于各校各自为政,课程、教学方法参差令学生难以适应。

学生方面,由于每所高等院校入学考试各有要求,一名高三準毕业生普遍要面对四至五个大学入学考试,考试内容之繁杂令学生及辅导老师都无所适从。所以,像类似「四校联考」的统一招生模式,民间早在30多年前已提出相关诉求。

对于「四校联考」存在的担忧与争议,譬如学生可能因考试分数而被标籤化、「一试定生死」对学生构成更大的压力」等等,参与联招的四校声明就明确指出:「联招考试并非唯一的录取方式,各院校在录取过程中除了审视考生的考试成绩外,亦会因应各院校自身特色和所报读课程的要求,加入其他考虑因素,以作综合考量」。事实上,现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联招或统考制度,让学生通过系统性的考核展现自身,亦有助各方进行人才选拔。

目前, 社会对「四校联考」已普遍持观望态度,当局应好好利用本月17日起陆续举行的多场说明会,详细介绍「四校联考」的理念和考务工作安排,让各中学师生能有充足的时间作好準备,轻鬆坦然面对联考。同时,藉着「四校联考」作为其中一个突破口,多管齐下进一步完善教育及人才培养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