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学生余暇游水打波 新学年新学制 评估无关升留级
余暇活动从新学年开始,纳入学校正规课程之中。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必须参与余暇活动,但有学生家长担心,学生余暇活动成绩评核,会成为升留级依据。不过,教育暨青年局教育研究暨资源厅厅长黄健武表示,对余暇活动评核,是希望让家长和学生掌握学习进度,同时可促使发掘学生潜能,评核採取质性评语,例如学生游泳距离或是否掌握浮水技巧等,评核结果不会作为升留级依据。
余暇活动由今个学年实施,活动评核採取质性评语,例如学生掌握浮水技巧等。(互联网图片)
黄健武前日上午在一个电台时事节目回应学生家长的忧虑时表示,对学生余暇活动进行评核,记录于学生档案中,是为了让家长和学生更好掌握课程学习的进度,同时可发掘学生潜能。评核採取质性评语,例如学生游泳距离或是否掌握浮水技巧等;他强调,余暇活动的评核结果不会作为升留级依据,已向各间学校清楚沟通和宣传。
黄健武补充,因为余暇活动刚纳入正规课程,还没有学生因为余暇活动表现不佳而影响升留级结果。教青局曾做了很多宣传,和各个学校沟通清楚。相信学校非常明白,余暇活动的表现虽然记录在学习档案内,但不会作为升留级的依据。
黄健武又称,余暇活动纳入课程组成部分,是由于过去教育只侧重知识,但现今社会希望让小朋友全面发展。如果有学校对不参加余暇活动的小朋友给零分,是不符合相关精神。至于为何仍採用余暇活动这个名称,他解释余暇活动是传统名称,故在课程改革时没有调整。
根据2014年颁布的《正规教育课程框架行政法规》,由2016新学年起,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必须参加余暇活动,同一规定将逐步推展至小学其余年级及初中、高中。学校需开设多样化的余暇活动,由学生自主选择,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