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修道院惨变宿舍 青洲山文物贱过「地底泥」

青洲山虽然蚊患严重,但山上值得保育的东西可不少,包括有200多年历史的修道院、军事碉堡、哨站,以至百年古树,街坊总会社会事务委员会主任陈家良建议当局应尽快开展对青洲山的保育工作,打造澳门新的旅游景点。文化局昨日发出声明,承诺将继续发掘青洲山的历史及当中的文化资源,以保护青洲的文物景点。

青洲山上文物不少,图为当年防御工事之一的军事碉堡。 (文化局图片)

记者为一睹位处这座被「遗弃」小山岗上的古旧文物,几经艰辛才能到达不过50多米高的小山山顶,因为通往修道院的惟一通道,竟被拨作「私人重地」的劏车场!四周野狗环伺,稍一接近就疯狂乱吠,情景吓人。

通往修道院的道路不但非常难走,不时还有兇恶野狗出没。(杨淑菁摄)

除了环境恶劣,青洲山的业权问题,同样是阻碍保育及发展的另一大难关。陈家良表示,由于业权问题未解决,致使长期欠缺管理,即使那座百年修道院,亦已被改建为宿舍。

修道院屹立在青洲山上200多年,可惜现今已沦为民工宿舍。(杨淑菁摄)

另一方面,根据特区对青洲区的规划,未来环绕青洲山所兴建的楼宇将超54米或不低于50米,届时对青洲山的保育工作将更加困难。陈家良表示,若当局不对楼宇建筑限高,保育实难施行,

针对坊间对青洲山的保育建议,文化局昨日亦有相关公告,提到根据《文遗法》,目前青洲山的山体範围属于被评定的场所,需要受到《文遗法》的保护。文化局表示,过去持续就青洲山的保护向相关部门发出意见,包括对某地段建议高度限制、保留青洲修道院及军事碉堡、保护景观视廊等,部分意见已被吸纳和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