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社保改革摆脱依赖政府
关乎全澳居民福祉的社会保障基金昨日宣布,已完成政府财政盈余与社保基金拨款挂鈎的精算报告,政府将作为可行性研究基础。虽然此举无法令社保基金一下子实现收支平衡、自给自足,但无疑是促使本澳社保制度逐步摆脱依赖政府拨款的有力行动。
特区政府正积极打造双层式社会保障制度,包括第一层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第二层的中央公积金制度。其中,支撑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保基金目前收入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包括博彩收益拨款、1%共同分享及额外拨款。据当局统计,社保基金去年收入总额约196亿元(澳门币,下同),当中有135亿元来源于政府的额外拨款,约佔总收入68%,劳资供款额照旧少得可怜,仅佔总收入的0.97%。
由于今年是政府分四年注资社保基金370亿元的最后一年,没有政府注资,明年社保基金的财务状况相信会有重大变化,当局若尽快完成财政盈余与社保基金拨款挂鈎,反而有利于推进劳资双方就社保供款比例达成共识,促成社保供款额调升,增加社保基金收入。因为毕竟政府已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单靠政府注资不能长久维持社保基金的可持续运作,只有僱主、僱员和政府共同承担,才能令社保基金健康发展。
至于第二层社保制度的中央公积金制度,除政府财政盈余部分投入外,主要靠僱主和僱员共同供款,更能体现当局决心令社保制度逐步摆脱对政府拨款的依赖。由于当前澳门经济进入新常态,广大中小微企经营普遍碰到诸多困难和挑战,政府建议先採取非强制性形式试行三年,之后再检讨,是符合澳门实际状况,但长远而言,只有居民享有完善的央积金制度作为退休保障,才能减少居民对基本社保福利的需求,故当局应在推行非强制性公积金制度的同时,加快研究过渡至强制性央积金制度,真正帮助居民达到安享晚年、老有所依的目标。
澳门社会保障制度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历经十多年,要使社保制度真正惠及广大澳门市民,未来的道路漫长曲折,甚至是荆棘满途,但世上无难事,只要政府、企业和市民同心同德,从社会最大公约数考虑,定能逐步建立健全自立的社保基金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央积金制度,实现双层式社会保障制度,令澳门居民有更完善的养老生活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