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周」启动 民署宣传正确洗手讯息
澳门健康城市委员会辖下食品安全专责工作组,响应10月15日「全球洗手日」,由昨天(28日)至下月15日,举办「2016食品安全周」系列活动,透过宣导正确洗手信息,加强推广正确洗手对处理食物以及进食安全,两者息息相关,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优化本澳食品安全防护工作。
为响应「全球洗手日」,食安专责工作组昨日假旅游塔举行「2016食品安全周」启动礼,由民署管委会主席戴祖义(中)主持。 (袁金秀摄)
今年「食品安全周」活动启动仪式昨日早上在旅游塔举行,由民政总署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义主持。戴祖义受访时表示,《食品安全法》生效三年以来执行过程顺利,未来民署会逐步提升不同食安指标要求,与国际接轨,亦会加大宣传预防工作。他又称,《食安法》可以应用在许多方面,包括现时流行的网购食品。民署会积极与网上食物供应商接洽,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提供指引予消费者。
「2016食品安全周」开幕仪式后, 随即举行「粤、港、澳三地食品安全专家讲座」,邀请三地多名专家主讲。「2016食品安全周」系列活动包括「趣味食安宣传车」、「食安户外游戏」等,并以「正确洗手乐无忧」为主题,冀透过一系列社区活动,加强业界及市民认识正确洗手对处理食物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全球洗手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宣导定立,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通过「洗手」这个简单但重要的动作,加强卫生意识,以防止感染到传染病。但平时是怎么洗手的?要不要用洗手液?洗手液好还是普通香皂好?洗手该洗多长时间?是简单冲冲水还是採用「複杂揉搓法」?很多人并不清楚洗手这件小事,其实是一门大学问。
据民署昨日介绍,有研究指出,仅用清水洗手仍能降低腹泻危害,但用肥皂洗手效果更佳,尤其是在处理任何食物前后、进食前及如厕后最为重要,洗手步骤绝不能马虎,正确洗手应先用水沖湿双手,再用枧液搓揉皂泡不少于20秒,并要擦洗手心、手背、手指间及指甲缝,再用水清洗及抹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