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植根路环 老树盘根 见证历史更替

本澳目前的古树,主要集中在路环,为了解这些经历百年的古树状况,记者昨日一探澳门这个惟一的后花园。

整齐划一的多棵假菩提古树,大约在18世纪就已经被移种在此。 (陈骏骐摄)

记者抵达路环市区打缆街,即被一大片绿色沖刷着眼球,在马路旁伫立着一棵棵逾百年的高大假菩提树,卫兵一样排着整齐队伍,为行人提供一片阴凉绿意。原来,假菩提树是澳门最常见的古树种类,路环市区所种植的几乎都是这种树,从18世纪开始就大量种植,部分有可能在澳门植根300多年,真正的见证着路环市区历史的更替。

假菩提树是一种半常绿乔木,原产于印度、印尼及马来西亚,由于叶子和菩提树相似而得名。假菩提树对土质要求不高,树根粗壮,枝繁叶茂,当年在本澳被广泛种植。

民政总署在2004年底出版《澳门古树》一书, 书中记录了古树36种, 共593株,包括每种植物的形态特徵描述、中葡英文名称、学名、文献引证、位处地点等,希望有助市民认识澳门古树,了解保护古树的重要性,使更多的市民关心、爱护澳门的古老树木。

民署在书中介绍指出,古树是自然和先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们历经岁月沧桑、见证澳门发展的历史,是重要历史文物的一部分,亦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构成优美景观、维护澳门古朴风貌、促进澳门旅游业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政总署在古树树干下方,标示它的树种及简单背景。 (陈骏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