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澳仅存555棵百年树木 无价古树 荫庇濠江

在澳门街头,最不值钱但又最弥足珍贵的物事,可算是静伫路旁两边的树木了,至于百年古树,更称得上是城市之宝。《澳门古树名木保护名录》于昨日颁布,原来小小濠江,竟然有555棵逾100年的古树,但和过去十年比较,数目相约,换言之,古树数目没有增加,源于过去十年因城市发展而被砍掉或自然死亡,但政府未有列明原因,这也可算是一大「冤案」。

澳门环保学生联会会长陈俊明表示,古树是城市的一部分,等同「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几十年前订立的《古树保护法》已不合时宜,希望政府尽快修法,保育古树。至于位列名录中的「树王」,相信是观音古庙的500多年南洋蒲桃,但因是私人物业,惜未能列入名录内!

观音古庙内两棵年逾500年的海南蒲桃古树,为澳门现存最高龄的古树。 (互联网图片)

昨日颁布的《澳门古树名木保护名录》,共有558棵。根据《文化遗产保护法》,列入《名录》的树木需要超过100年、树种珍贵、树形奇特、稀有或具特殊的历史或文化意义。《名录》指出,古树分布全澳,大部分为龙眼、假菩提、榕树、樟树等树种,主要分布在各公园内。

卢九公园内有多棵古树,公园入口旁的更是澳门惟一赤按古树。 (李亮希摄)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澳门环保学生联会会长陈俊明表示,古树也是历史城区的一部分,就如「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很高兴政府将500多棵珍贵古树列入《文遗法》的保护对象。但指刚出炉的《名录》内古树数量与十多年前由民署出版的《古树名木》相约,本来期望十年过去,会有更多古树被纳入名单,这说明可能有部分古树于过去十年,因城市发展而被砍掉或自然死亡,但政府未有列明原因。

陈俊明希望政府能于名录内更详细说明每棵古树的状况, 让环保团体更方便去跟进和保护。 (李亮希摄)

古树资料过于简陋

至于如何保育,陈俊明希望政府能于《名录》内,更详细说明每棵古树的健康状况、历史源流等资料,不是一个只有名字、种类及位置的名单,这让团体更方便去跟进和保护每棵珍贵的古树,将来环保团体举办古树的生态导赏以及学术研究时,亦能受惠。

他又指,古树作为本澳其中一种旅游业资源,政府应在古树《名录》颁布后,多向市民及游客推广,提高大众对古树以及环境保育的意识。

未入名单树木亦须关注

陈俊明又称,澳门其实还有很多甚具特色但未合年资纳入《名录》的树木,而未列为受保护的树木,不等于不需被保护,它们终有一天会符合成为古树的资格,冀政府在重点保育古树时,也要积极保护所有其他树木。

其实,本澳早在几十年前已有《古树保护法》,在这方面比邻近地区进步。但几十年过去,难免未能与时代接轨,陈俊明希望政府可适当地修法,令法例更合时宜。

得胜公园内的异叶南洋杉,因早年受感染被砍掉逾一半高度,变成现今「无头将军」的模样。 (李亮希摄)

500年「树王」未能入册

另外,民政总署园林绿化处处长欧阳源沣(下图)表示,《名录》中的558棵古树名木均位于公共地方,争议性较少,故先行处理。民署下阶段将联同文化局整理位于私人地方约170棵古树资料。目前《名录》中的555棵为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其余三棵名木,分别是由何厚铧和崔世安于2000年栽种,分别位于凼仔小潭山和何贤公园内。

最值得一提的是,《名录》中树龄最高的是位于白鸽巢公园内的南洋蒲桃,已有300多年树龄。至于本澳最年老的树木位于观音古庙内,同是南洋蒲桃,已有500多年树龄,按国家标準属第一级古树。惜由于观音古庙属私人物业,庙内古树暂未能列于《名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