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收紧强制验车年期 八年一验明年7月生效

行政会完成讨论修改《道路交通规章行政法规草案》,法案将轻型汽车及重型电单车的强制验车年期由十年缩短至八年,并于明年7月1日实施。但有环保人士指出,缩短验车时间不等同减少污染车辆,要做到真正治本,除需提升验车门槛,亦需帮助市民逐步转用清洁能源车辆。

行政会发言人梁庆庭上周五在新闻发布会称,为适当控制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量,将轻型汽车及重型摩托车自为取得注册而接受初次检验之日起计满十年才进行每年强制检验的规定改为八年;而轻型摩托车则规定自为取得注册所作的初次检验之日起计满五年后须接受一次强制检验,并自初次检验之日起计满八年后须接受每年强制检验;亦建议测量发动机排气噪音数值的方式应于车辆处于已停泊、车轮紧靠地面及发动机开动至最高转速的百分之五十状态下测量。

重型电单车车主何先生认为验车年期过密,过去的满十年才接受年检已经足够;另有车主罗先生直言,路面上真正排污源是货车、发财巴、旅游巴和泥头车之类的墨鱼车(经常喷黑烟的车辆),质疑当局「大事做唔好,小事就做过头」;市民杨先生亦表示,原本想买新车,现在已打消念头,他认为五年车还很新,强制验车等同叫市民做无谓的事,并反问旅游巴等车辆是否应该一年一检或半年一检。

俗称「50仔」的轻型电单车为市民最普及的交通工具,横街窄巷随处可见。新措施规定,自首次验车满八年后则必须强制每年一次验车。(刘凯辉摄)

交谘委:有助提高空气质量

交谘委郭敬文相信,缩短验车时间,部分车主或会考虑过于残旧的车辆是否值得再花成本维修过(验车)关,从而选择购买新车。郭敬文又表示,新措施的实施,预计旧车将减少,最大的益处将会是尾气排放量得以控制,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质量。但要达到控车和改善整体交通效果,仍需多方面配合,包括公交要做得更好、控制养车和用车成本等。

对于明年7月后约有12万部车要年检,郭敬文认为除要提升效能外,政府亦要做好预约工作,包括加强验车预约服务宣传,让市民可以了解和善用。相信只要做好有关工作,应该可以应付车辆年检。

郭敬文受访称,新措施的实施,预计旧车将减少,最大的益处将会是尾气排放量得以控制,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空气质量。 (资料图片)

验车时间缩短不「治本」

生态学会会长何伟添(下图)接受本报访问时称,缩短验车时间并不等同减少污染车辆,由于现时尾气排放检测标準低,大多数旧车仍然能过关。因此看似「治标」方法实际只是徒增市民的验车次数,耗费政府的人力物力去处理庞大的验车数量。

何伟添指出,《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到的加快电动车和环保车发展进度,可行性强。他认为当局要做到真正「治本」,除需要提升验车尾气排放门槛,淘汰污染车辆,同时亦需鼓励和帮助市民逐步转用清洁能源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