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王室除魅化之后
对绝大部分泰国人来说,虽然过去十年出现了十位总理,但泰王不是普密蓬的日子,却一天也不曾经历过,这个君主立宪制的王国是近代史上发动政变最多次的国家,人民关心政治的程度全球鲜少有国家可以比拟,但是看待王权,因为普密蓬的个人魅力与亲民形象,很少有人会产生质疑。而普密蓬过世后,新王形象落差太大,泰国王室将经历除魅化的过程,人们恐怕将会开始思考,我们为甚么需要君王。
从泰国王权与军队、政府的关係来看,普密蓬的离世可能会造成比任何一次政变都要严重的动荡。泰国王权与军队在过去超过半世纪以来,一直都是共生关係,普密蓬即位初期,支持民主改革的总理帕侬荣因军方政变出逃,普密蓬为稳固王室权力,与军方建立不言自明的默契,普密蓬一方面多次允许独裁者掌权,一方面又展现无私爱民的形象,为军方控制政府提供了一种近似超然的正当性,让两者成为命运共同体。
然而普密蓬有能力在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成为政局稳定的源头,他的继任者则未必。泰国不是没有出现过建立共和的声音,普密蓬亲自下田关心农业发展的亲民形象,在经济重心转移到城市经济的近代,已经愈来愈难说服北部与东北部的农民不要造反,更别提王储的花花公子形象在民间造成的恶劣影响。
今年8月,泰国政府举行新宪法公投,选前军方各种软硬兼施,以法律限制抵制公投,结果勉强或得通过,其一道问题是「你是否同意在过渡期的五年内由参众两院共同推选总理」,要知道泰国参议院全员由军政府指派,军方只要在众议院拿到四分一的席位,即可确保总理由军方指派,等于是为现任总理巴育铺路,引起各党派反弹。
类似这种对政治权利的紧缩,是泰国危机的具体表现,而经济发展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则是动乱的根源,以曼谷为中心的王权网络(王室、军方、民主党)不仅掌握经济中心,也控制了政治的枢纽,除了北部、东北部的农民无法享受发展的果实,甚至因为一连串的错误政策,让近年南部穆斯林三省也吹响了分离主义的号角。
无论是接下来的摄政王廷素拉暖,或是将要继位的王储哇集拉隆功都必须明白,观光业或任何产业的勃兴,建立在社会稳定之上,经济发展虽能暂时掩盖民众对政治缺陷的不满,但没有民主的治理、对人权保障,永远不会产生真正和平稳定的社会。普密蓬的神化光环无人能够继承,王室除魅化无法避免,若明年大选出现僵局,新王又不能平息纷争,共和国的想像或许并非那么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