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澳历史文化旅游人士外地交流 口述历史会考察港社区保育
在都市化进程中,深耕社区及保育社区是近年港澳两地共同面对的社会议题,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于本月15至16日组织与历史、文化、旅游界人士一行30人组成「深耕社区:香港文化导赏交流团」,前往香港展开交流考察活动。
澳门口述历史协会一行到访香港大学交流学习并于校内合照。 (协会图片)
交流团获澳门基金会赞助部分经费,先后到访香港历史博物馆、香港大学、香港文化博物馆和香港故事馆,深入了解香港在研究、整理、保育和传承社区历史文化具体做法和成果。
一行人拜访香港大学期间,香港人文社会研究所研究员王惠玲为交流团主讲「香港口述历史与社区保育」专题,详细介绍香港口述历史之经验,称讚澳门口述历史协会在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下,于口述历史访谈、人员培训、学术发展、社区关怀等工作有成效,值得香港学习。
其后,交流团考察香港湾仔区社区保育工作及参观香港故事馆,并邀请湾仔老街坊担任导赏员,带领团员一行穿街过巷,探索湾仔历史和多元生活面貌。过去十多年,中环及湾仔面对巨大的都市变迁,旧日的唐楼已改建成新厦。有见及此,香港圣雅各福群会社区发展服务,组织一班热心参与社区的街坊成立「湾仔民间生活馆」(即现时「香港故事馆」),于区内收集旧物及纪录坊众的生活故事,并透过公开展览、讲座、工作坊、导赏服务等,向公众宣扬社区文化保育重要性。
拟建澳人口述历史资料库
港澳两地都市化和社区保育方面经历相近,澳门口述历史协会曾在望德堂设立澳门故事馆,如今已进驻福荣里九号,为居民和旅客提供社区旅游导赏服务。该会会长林发钦表示,协会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开展澳门口述历史研究,已访谈300多人,逐渐累积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和电子资源,并以这些独有史料为基础,由最初历史研究工作推广至现在的历史培训、文物活化、社区旅游导赏、普及读物出版、打造业界交流平台,逐渐取得成效。协会未来将组织人员整理已有资料,建立「澳门人口述历史资料库」,保存和传播富有特色的澳门历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