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每日生产垃圾达两公斤 当局草拟十年固体废物管理计划
本澳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重。环保局环保基建管理中心陈国浩在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讲场」中指出,本澳目前每日人均生产垃圾2.1公斤,较邻近地区多,做好「源头减废」工作相当重要,当局除了推出生活垃圾徵费制度外,也在草拟十年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计划,希望可以有效减少人均垃圾产量,改善现状。
现时本澳的固体垃圾中,有两成可以资源再回收,其余需要焚化。陈国浩表示,当局正在草拟未来十年固体废物资源管理计划,希望推动市民、企业主动减少製造垃圾。 (资料图片)
环保局环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陈国浩、职务主管洪进财,昨日在节目共同探讨本澳如何推进源头减废、分类回收政策。陈国浩表示,本澳今年首三季度平均每日有1,420多吨垃圾需焚化,人均每日约2.1公斤,比邻近地区为多。现时固体垃圾中,有两成可以资源再回收,其余需要焚化。当局除了委託具经验的机构研究符合澳门本地情况的生活垃圾徵费制度外。也正在草拟未来十年固体废物管理计划,希望推动市民、企业主动减少製造垃圾,期望未来能将人均垃圾弃置量由2014年的每天1.97 公斤减至1.37公斤以下。
环保局环保基建管理中心主任陈国浩(右)、职务主管洪进财出席时事节目「澳门讲场」,讨论如何推进源头减废。(陈骏骐摄)
节目中有市民发言赞成推出垃圾徵费,以「污者自负」原则,由公众自身做起。亦有市民指出,麵包店、超市等商铺会有不少过期食品变成垃圾,建议可以考虑效仿台湾、香港做法,把即将过期但仍可食用的产品捐给有需要人士。陈国浩回应称,局方初步构思与食安中心合作,编制食物捐赠指引,让麵包店、超市等商户可作参考。
此外,有市民关注手机、电脑、电池等电子废弃物如何处理,陈国浩指本澳每年的废旧电子产品有7,000至10,000吨左右,由于本澳欠缺工业配套,而邻近地区已有完整的产业链,当局希望透过区域合作,运送到邻近地区进行处理。对于有市民质疑分类回收垃圾最终会与普通垃圾一样被焚化,陈国浩强调所有可回收的废弃物,一定会交回收箱处理,绝不会运到焚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