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旅客爱心大平卖 聋哑募捐兵团 五男女落网
怀疑装袭扮哑到处募捐的骗子集团,数年前已在全国多个省市活跃但被严打,去年另觅地盘在香港搵食又被警方痛剿,今年初转战澳门,4月时在大三巴、三角花园、塔石广场及下环街一带出没,疑搵够「歎」足多月,本月初又施施然持通行证来澳,重出江湖。
这次则集中在筷子基及黑沙湾两大旺区,由一名主脑带领两男两女同党假扮聋哑人士,在短短一星期内,大肆募捐总值逾澳门币30,000元,无本生意远胜靠劳力为生的外僱,有市民觉得可疑,日前向警方举报,警方本周一把五名男女全数擒获,起出30,000多元赃款,至于有否漏网之鱼,有待警方调查。
五名装聋扮哑内地男女涉非法募捐,本周一被治安警全数擒获。 (治安警察局图片)
根据本澳法例,持旅游证件来澳旅客,一律禁止在逗留期间工作,否则会以违反逗留条件获刑,同时,所有在街头募捐筹款人士或团体,必须事先得到本澳相关部门批准,否则亦属刑事罪行。
治安警在五名疑犯租住的宾馆房间内,起出30,000多元各式货币。 (治安警察局图片)
4月已现端倪
惟道高一呎,魔高一丈,继假扮断手断脚行乞、冒认宗教人士化缘后,假扮聋哑人士募捐近年在内地及香港甚为盛行,而本澳在今年4月,就有网民发现聋哑人士在街头募捐,并把这些人士的行为贴上社交网站,呼吁居民警醒。
但这些骗徒偃旗息鼓约半年后,突然又在本月初重出江湖,治安警察局日前接到举报,指有人假扮聋哑人士向途经市民要求捐款,于是部署警员在多个地点进行侦查。
黑沙环筷子基露影蹤
在前(17)日上午10时许,治安警分别在黑沙环劳动节大马路及筷子基海湾南街,分别截获两男一女疑似聋哑人士,三人均为内地居民,持有效通行证入境。三人当时都手持一些印有「献爱心残疾人士」捐款字句的登记表格,向途人展示,用手势示意要求捐款。警员对三人进行深入调查,但他们未能出示任何获批募捐的证明文件,于是将三人带返警署调查。
五名疑犯来澳后,分别在图中的筷子基一带行骗。(欧阳振华摄)
主脑僱四同党供膳食
由于三人疑似继续装聋扮哑,治安警无计可施下,只得调派手语翻译人员到场,与三人进行沟通。三人表示,来澳后暂居风顺堂区一间宾馆内,治安警于是赶往宾馆,在宾馆房间内再发现另外一男一女疑似聋哑人士,当时在房间内发现大量募捐单张,还有数百张各式钞票及硬币,经点算下包括澳门币24,000多元、港币2,000多元、人民币3,000多元,以及韩圜7,000多元,怀疑均为向途人募捐所得。
上述三男二女年龄介乎20多到30多岁,治安警对他们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其中一名谢姓男子疑为主脑,其余四人是受谢僱用,并向他们提供住宿及膳食,外出行动募捐时,会以电话聊天软件作沟通工具,指示四人向途人募捐,所得款项会交由谢负责分成。
「最低消费」募捐30、50元
消息称,假扮聋哑人士募捐有好处,因不用出声露出破绽,而且这些人士「胃口」极大,拿着募捐表格向途人展示时,一般有募捐30 或50元的「最低消费」,有时连硬币都不放过,警方是次捡获的百多枚硬币,除澳币外还有不少港币,可谓大小通吃。五人供称,本月12、13日来澳,行骗已一个星期。其中谢被控非法工作及不法僱用他人工作,其余四人则被控非法工作,五人已全被移送检察院侦
是否挂有「慈善机构」名牌,就能在本澳街头募捐?明爱总干事潘志明(下图)指出,任何在本澳筹款的团体,事前必须向政府相关部门如民政总署申请;聋哑团体方面,本澳只有两家聋哑人士服务中心,若这两家中心派员募捐,参与筹款的义工身上,一定挂有本澳慈善机构的证件,市民若有怀疑,可报警求助。
潘志明强调,冒认慈善机构在街头募捐筹款等,属刑事罪行,对于有外地人士在本澳街头募捐,市民若对其不信任,可报警求助。潘志明还称,要分辨真假聋哑人士募捐颇为困难,有时即使当面询问他们,对方亦不一定会作出回应。
今年4月,有网民在下环街目击怀疑聋哑人士在街头募捐。 (互联网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