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大使协会办「文遗讲座」 鼓励公众参与保育文物

澳门文物大使协会昨日举办「2016文化遗产系列讲座」,邀请出席的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杨小茹主任,以西湖的成功保护模式为例,探索世遗的保护管理与公众参与。

澳门文物大使协会举办系列讲座,希望推广文化遗产保育概念。 (陈骏骐摄)

澳门文物大使协会会长廖嘉豪表示,自从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遗名录后,如何加深公众参与文物保护一直是本澳文物关注者的重要议题,希望系列讲座可以令社会各界对文物保护和城市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增进市民大众对文遗保育工作的思考。廖嘉豪又认为,本澳某些景区经常出现人流「爆棚」现象,主要是分流及引导游客做得不足,建议当局在宣传中加入更多不同游览路线。

主讲嘉宾杨小茹表示,杭州市政府非常重视对西湖的保护,在公众参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西湖景区内有3,0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为游客提供服务、协助景区管理工作。杨小茹认为,政府要就文物保育做宣传工作,教导公众保护意识。由于西湖景区是免费开放,难免出现游客过度集中情况,保护管理难度很大,当地政府在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包括通过手机软件引导游客到人少区域、在某些区域实施限制进入等,最重要的是当局要有清晰概念如何去管理文化遗产。

文物大使协会会长廖嘉豪认为,保育文化遗产需要加深公众参与。(陈骏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