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赠餐 巴汉小店助贫民 一只热狗 一份人文关怀
澳门纵使有再多穷人,亦极少出现三餐不继的情况,但坐落在黑沙环劳动节街广福祥花园地下一间小食店,在店门贴出「如果没钱买食物,本店免费招待」的显眼中英文字条,店主要施赠的对象会是谁?套用一句老土说法,在争名夺利、世态炎凉的社会,有谁会傻得提供免费膳食?
答案是一名来澳五年的巴基斯坦籍男子Faisal mahmood,他的小店叫「旺来小食」,开业仅三个月,内里只三张小桌;对于施赠,Faisal毫不觉得自己伟大,他说帮助他人,在他家乡是很平常的事,在澳门看到很多来自印度、尼泊尔、菲律宾的异乡人,为糊口连中介费都被骗去;一顿免费膳食,只是他帮助弱势社群的一点心意。
Faisal的小店开业三个月,只有两名无业的菲律宾人到来免费用膳,他说只要帮到别人,就已足够。 (杨淑菁摄)
一张中英文字条「If anyone nohave money(应是 have no)forfood can eat here free如果没钱买食物,本店免费招待」,贴在「旺来小食」店前已三个月,意外地只有两个无业的菲律宾人到来免费用膳。是本澳社会太富裕,根本毋须靠人施赠?或是广传不足,知者甚少?又抑恐是商家策略,「先施后宰」?
Faisal是大厨亦是店主,他说很多材料都是往香港的专卖店购来。(杨淑菁摄)
国家虽穷 国民大方
记者为求真相,日前逕入小店找店主Faisal表明来意。传统黝黑肤色、中等身材的Faisal直言施赠很平常,他称,这种免费招待的小店,其实在巴基斯坦常见得很,帮助别人对他们来说,简单得像是微不足道。
然而,免费招待在本澳来说确实罕见,Faisal会否担心自己的好意被滥用?他却不在意地称,很欢迎大家过来,只要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充饥就好。
异乡人助异乡人
Faisal表示,观察到澳门有许多来自印度、尼泊尔、菲律宾的人,都属于弱势社群,过着一天算一天的生活,有时候因为人生路不熟,为了找工作养家糊口被中介敲诈一笔中介费,于是决心开店帮助弱小。
每月捐款回国助饥民
Faisal透露,自己是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扶助弱小是信徒应做的事,而且他每个月都会捐大约澳门币1,500元到巴基斯坦。为甚么不在澳门捐款?他认为澳门的居民都有工作,生活亦无忧,相对来说在巴基斯坦的情况则严重得多,当地每天有无数的人,受着饥饿煎熬。
三张小桌打天下
相对于香港深水埗明爱施饭、爱民邨松哥赠粥,两者都偶有善长捐款资助,但Faisal的小店,则是实打实的靠三张小桌挣来的微薄盈利维持,只靠一腔善心的Faisal,他的背景,他的故事,不说不知,原来简单过他亲手炮製的巴基斯坦热狗。
这就是Faisa亲手炮製的巴基斯坦热狗。 (杨淑菁摄)
在澳门发生的故事
年轻店主Faisal只得26岁,操着一口不太纯正的广东话,五年前在巴基斯坦做生意损失一大笔金钱后,心灰意冷下经朋友的邀请到澳门发展,初来报到的他在的士高当保安,一次机缘,跟朋友到的士高玩乐,就认识到现在的澳门人太太,后来更结为夫妻,之后再用自己的积蓄创业,顺道实现自己帮助弱势的梦想。
将来有甚么打算? Faisal轻描淡写说道,纯粹希望把自己赚到的钱帮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店内空间不大,只容纳得三张餐桌,还是用旧式的木摺餐桌,格调以简朴为主,就算从店名还是外观来看,都没有巴基斯坦的风格,虽然没有冠冕堂皇的包装,但每一道菜,确实来自巴基斯坦店主兼掌厨Faisal的一双手,就连调味粉、米饭都是Faisal到香港的专卖巴基斯坦材料店购入,为的只是让客人感受到自己最真诚的味道。
「旺来小食」店面狭小,只能放置三张小桌待客。 (杨淑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