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结新欢还是藕断丝连

19世纪的英国首相巴麦尊曾指出,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话如今听在美国耳里恐怕格外贴切。就在几个月前,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裁决出炉,中菲关係降到冰点,但自新总统迪泰特就任后,钟摆再度摆向中国这一方,中菲关係极速回暖,迪泰特更在北京宣布从此以后要与美国断绝关係,美国不免有些错愕,怎能说分手就分手。

迪泰特亲中早有迹可循,他出身民答那峨岛,当地长期处在武装冲突的阴影下,对驻菲美军的恶行深恶痛绝。而他之所以出来竞选总统,也与得到华裔富商陈永栽的支持有关,他任用的外交部长雅赛毫无外交经验,却是陈永栽的律师,陈永栽与前独裁者马可斯关係密切,也是菲律宾最着名的爱国侨领。

要判断迪泰特是否真正投向中国怀抱,目前还言之过早,因为对东南亚小国来说,中美维持平衡才能保持最大利益,中美一方力量过于倾斜,不过是成为另一个帝国的边陲,在中美之间摆荡仍然是最佳策略。

事实上,中菲的互信仍然薄弱,这与迪泰特本人的诚信及菲律宾的政治生态有关。虽然迪泰特此次访华达成多项协议,但多半只是投资承诺,而非外国直接投资,迪泰特也没有遵照北京意愿,拒绝承认南海仲裁结果的合法性。至少在现阶段,中菲合作仍像是政治口号。

中菲与美菲之间的关係,未必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美菲拥有长达70年的交往历史,无论在经济、安全或是文化层面皆是如此。菲律宾目前最大的贸易伙伴还是日本,其次才是中国,而进口产品中,更有超过80%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美菲关係并非说断就能断。另一方面,菲律宾在埃斯特拉达及阿罗约夫人主政时期,不仅与美国保持密切关係,更与中国签订近百项贸易与基建合作协议,两者并非不能共存。

迪泰特应该要注意的是,虽然他声称的南海共同开发与北京的主张一致,但北京版「共同开发」的前提,是南海主权属于中国毋庸置疑,迪泰特若在主权上有所退让,恐成为其政权的致命伤;而中资入菲历史上曾发生严重贪腐,阿罗约夫人与埃斯特拉达的殷鉴不远。

迪泰特的狂人崛起,其实与全球民粹主义及强人政治回流的趋势若合符节,当经济发展不如预期,所谓的普世价值与道德人权又有谁会在意,要知道最支持迪泰特的不是草根群众,而是中产阶级,迪泰特不过是收割了他们对秩序与发展的渴求,当一个国家愿意提供协助,又不会对你指指点点时,自然是较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