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诱蚊产卵器指数上升

卫生局昨日公布资料显示,本澳9月份诱蚊产卵器指数录得66.2%,较去年同期的67.3%稍低;卫生局称,澳门目前诱蚊产卵器指数仍属较高水平,会持续加强灭蚊防範寨卡病毒病及登革热,同时呼吁市民继续做好家居清除积水工作,共同防控登革热及寨卡病毒病。

卫生局表示,现时全澳共有约860个诱蚊产卵器,每月会收回统计阳性率并计算指数。 (互联网图片)

卫生局表示,现时全澳共有约860个诱蚊产卵器,卫生局每月会收集诱蚊产卵器统计阳性率并计算指数。9月份录得全澳平均的诱蚊产卵器指数为66.2%,较去年同期的67.3%稍低;在澳门半岛以海傍区及风顺堂区最高,分别为71.6%及66.7%,在离岛则仍以路环区最高,达到90.8%。

当局称,登革热等蚊传播疾病在澳门仍有一定的传播风险,澳门今年已有十宗从东南亚输入的登革热病例,病例数明显高于往年同期。卫生局会持续加强全澳各卫生黑点的灭蚊工作,以减低蚊媒的密度。

卫生局强调,小型的容器积水是白纹伊蚊的主要孳生源,呼吁市民採取预防措施,清除工作地点和家居周围环境的积水,杜绝蚊虫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