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又係佢鬼又係佢! 劳工局打击黑工零效率

立法会昨日举行口头质询大会,由议员李静仪提出的劳工局打击黑工不力议题, 迅即引起其他议员附和,齐轰劳工局既组成跨部门小组打击黑工,又订立诸多刑罚,但却「诿过」执行时会抵触现行法例。

惟议员大部分对劳工局的解释不「收货」,认为劳工局既设定「游戏规则」,但又以「游戏规则」抵触现行法例,明显自相矛盾。李静仪指出,当局去年平均六至七次行动,才查获一名黑工,效率之低,让人惊讶。

治安警及劳工局去年合共巡查4,066个地点,只共查穫640名黑工,平均六、七次行动始查获一名。 (治安警察局资料图片)

李静仪在质询上提到,去年治安警及劳工局合共巡查4,066个地点,共查穫640名黑工,即平均约六至七次行动才查获一名黑工,数字明显远低于坊间反映的实况。

五年无一宗科处附加刑

她又批评,去年成功立案起诉的个案仅49宗,当中不少案件判处缓刑、容许以罚款代徒刑且罚金偏低,根本毫无阻吓力。她指出,聘用黑工可被科处为期六个月至两年的附加刑。但根据政府资料显示,2010至2015年,并无一宗个案被科处附加刑,由于聘用黑工违法成本极低,有关情况更加恶劣。

议员李静仪在立法会上称,去年治安警及劳工局平均约六至七次行动才能查获一名黑工,工作效率低到令人惊讶。(李亮希摄)

执法与立法相违背

劳工局局长黄志雄回应议员质询时表示,特区政府成立的「杜绝非法工作跨部门工作小组」,曾考虑不同打击非法工作的方案,包括聘用黑工的僱主不得缓刑、承建商须为地盘内聘有黑工负管理上的连带责任等建议,但有关建议涉及整体刑事政策的取向、违反法律上无罪推论的原则,单靠加重刑罚阻吓亦不一定起到预期作用,最关键所在还是举证问题。

议员麦瑞权认为,若当黑工的僱员受刑罚会更具阻吓作用,「犯罪唔使代价咁梗係嚟(澳门)做黑工啦!」但议员关翠杏则批评麦瑞权言论有偏颇,反问他「唔知点解啲小企业建筑商请咗黑工就唔违法呢?」

小组为何变「冇牙老虎」?

关翠杏又指,一直以来劳工界都有提出聘用黑工的僱主,不论刑事责任或行政处罚,都应该加强处罚,质疑成立的「杜绝非法工作跨部门工作小组」定义违反法律上无罪推论的原则理据何在?

其后麦瑞权反驳指关议员断章取义,他强调自己只是质疑为何聘请黑工的要罚,但当黑工的工人却免受刑责。工商界议员高开贤指,自己赞成打击黑工,但认为政府应分析为何会有黑工?本澳人力资源过剩抑或不足?现时是否外劳氾滥?望政府能有充分数据分析。

劳工局从新出发

黄志雄最后称,小组已调整立法方向,从源头着手,透过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促使管理责任人负起建筑工地或工程地点的管理责任,釐清建筑工地或工程地点内的分判脉络。

劳工局解释,「杜绝非法工作跨部门工作小组」是由劳工局、工务局、治安警察局及法务局的人员组成,当中的刑事处理,亦有听取法律部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