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国际影展大使许鞍华 来澳与本地新晋导演交流
由澳门旅游局及澳门影视製作文化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澳门国际影展暨颁奖典礼,将于12月8日至13日举行。影展开幕前夕外展活动之一《电影鉴赏大师班》昨日下午率先举行,邀请香港着名导演暨影展大使许鞍华出席演讲,与另一香港着名导演舒琪、第一届澳门影展总监马可.穆勒,以及两位本澳新晋导演徐欣羡及陈雅莉交流,一同探讨澳门电影业的现况和前景。
第一届澳门影展总监马可.穆勒、香港导演暨影展大使许鞍华、香港导演舒琪、 以及两位本澳新晋导演徐欣羡及陈雅莉,探讨澳门电影业现况和前景。 (李亮希摄)
「本土」近年常被挂在嘴边,许鞍华就认为,本土电影之所以受到喜爱是因为每个地方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影视作品中被呈现出来,与自己有亲密的连繫。举列说,香港甚至是西方荷里活电影中所呈现的澳门,经常是一个五光十色又带点罪恶色彩的城市,但这只是很表面的印象;反而在徐欣羡及陈雅莉的电影中,更能呈现到本地人眼中真正的澳门人和事。但她补充,一部电影好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一环,不应受地方局限,「为本土而本土」。
谈到澳门电影业的现况,徐欣羡及陈雅莉都认为,澳门电影正处于起步阶段,愈来愈多年轻人入行,乐见行业渐渐蓬勃起来。近年政府更提供多个资助计划,如三年前的电影长片製作支援计划,让一众有才华的年轻导演有更多机会,徐欣羡及陈雅莉两位导演也是这个计划的受惠者。
陈雅莉提到,由于电影行业在澳门尚未成熟,行内人士大多都是自由工作者,在电影产量稀少的澳门,摄影师及其他电影工作者未必「日日有工开」,生计没有保障。她又指眼见很多电影工作者因担心前途及「钱途」,继而被迫放弃收入不稳的电影业,既无奈又可惜。她认为,政府除了提供金钱上的资助,更应专注于电影教育,培养人才。澳门的电影业、市场、以至每个电影工作者才可做到自给自足,製作属于澳门的本土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