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錶一刀切加价民怨四起 林宇滔:政府无理据加价
交通谘询委员会于本月7日公布交通事务局计划路边泊车咪錶将于两年内全面加价,加幅最大的私家车咪錶由两小时两元升至六元。民间意见反响声音较大,中区社区服务谘询委员会委员林宇滔昨日受访称,政府无理据去加价,亦无任何数据分析,让社会的负面效果放至最大。
交通谘询委员会透露,交通局计划街边咪錶将于两年内全面加价,加幅由一倍至两倍不等。(杨淑菁摄)
对于咪錶将全面加价,虽然林宇滔也认同加价可增加流动率,但他表示政府「一刀切」的做法并没有考虑到减低民怨声音,也没有向公众解释加幅的理据,亦无公开清晰的数据分析,更别说因应社会的状况而落实措施,会让市民觉得政府纯粹为加而加,认为政府无心解决问题,形容做法懒惰。
林宇滔分析本澳的电单车咪錶泊位本来就不足够,再加价只会让违泊问题更严重,质疑政府逻辑上出现谬误。同时,他也提到交谘会会议时政府并无派出官员回应记者问题,纯粹让召集人出来面对,不能服众之外,只会让公众误解更深。
市民李先生质疑当局没有谘询公众意见就胡乱加价。 (杨淑菁摄)
而民间上对于咪錶加价,大部分都表现不满,市民莫先生无奈称,私家车咪錶一小时加价至12元,但滥泊咪錶位罚款才50元,迫使市民宁愿不入咪錶「博一博」,建议当局应该减低停车场收费,一样可以达到减轻路边泊车位不足压力的情况;市民郭小姐认为加价可以接受,但现时物价高涨,加两倍费用就实在太多,而且对「殭尸车」的流动率完全无帮助,又认为无必要全澳统一加价,建议可以针对较繁忙的地区局部性加价;市民李先生指,现在经济不景气,再加价两倍只会增加市民负担,确实有点「离谱」,小数目日积月累下来「租个停车场都唔使咁贵」,反观市民想找停车场又困难重重,现在租私人停车场,比供车更昂贵,建议当局考虑兴建更多公共地下停车场,或者设置更多咪錶,代替加价,又质疑当局没有谘询公众意见就胡乱加
现时咪錶柱为三种颜色:黄、灰、蓝,代表三种不同收费方式。(互联网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