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工程」取得初步成果 多校迁出裙楼其余在解决中
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昨日(8日)日在受访时表示,特区政府正透过短、中、长期规划,逐步改善学校于裙楼校舍办学的状况。海晖学校已于前日(7日)签署参与「蓝天工程」意向书,将会搬迁到北区中葡小学现址重建作为新校舍。另外培道中学、菜农子弟学校、同善堂中学等亦在解决之中。
海晖学校前日签署意向书,接受在北区中葡小学现址重建海晖学校新校舍。 (梁灿旭摄)
全澳原有15间裙楼学校,特区政府去年推出「蓝天工程」计划,期望在15至20年内让全澳15间裙楼学校迁出裙楼。谭俊荣昨日出席公开活动时,被传媒问及「蓝天工程」的执行情况。他指出,「蓝天工程」是要帮助那些办学条件较差、学生活动空间缺少的学校,希望透过这一教育政策帮助学校,让学生身心得到更好地发展。
他表示,特区政府经过一年努力和尝试,在现有教学资源用地上,帮助有需要学校兴建校舍。本学年已有妇联学校、明爱学校和庇道学校(分校)等迁出裙楼校舍,并迁入独立校舍运作。
谭俊荣表示,特区政府经过一年努力和尝试,在现有教学资源用地上,帮助有需要学校兴建校舍。 (新闻局图片)
海晖学校已签意向书
海晖学校办学实体澳门渔民互助会会长樊树明,前日在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见证下,与教育暨青年局代局长老柏生签署参与「蓝天工程」意向书,接受在北区中葡小学现址重建海晖学校新校舍。
海晖学校现时位处裙楼中,设有十多个教室、几个特别室和一个小型礼堂,只能利用平台供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新校舍建成后,预计有20多个教室及多个特别室,并具有户外活动空间、室内运动场、礼堂等设施。海晖学校迁至新校舍后,其教育环境、活动空间将会得到很大的改善。
多间学校已迁新校舍
为确保现时位处裙楼的学校能有足够的时间规划未来整体发展,教青局称会持续与相关学校协商迁出裙楼校舍安排。局方表示,处理裙楼学校优先次序会综合考虑校区的业权、有无加入免费教育系统、学生人均活动面积达标情况、学校办学宗旨及财务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
「蓝天工程」计划推出后,短期内已取得成果。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前,妇联学校,明爱学校和庇道学校(分校)已迁出裙楼校舍,并在新校继续办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