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甜中带苦 惠民措施最温馨 落实规划满荆棘
行政长官崔世安昨日发表澳门特别行政区《2017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以「逐步落实规划,共建美好家园」作为施政纲领与目标;纵观整份报告,最大看点莫过于是惠民措施,政府为此付出123.52亿元,对于弱势社群,无疑符合报告「共建美好家园」之愿景。
但在「逐步落实规划」方面,多位议员及学者均认为,政府在交通、房屋及经济等多项重要议题,既无惊喜亦无突破,惟最担心是报告一如以往只有政策方向及口号,欠缺具体措施,到实施时问题涌现,最后又不了了之,寄望政府拿出大魄力及决心,贯彻「逐步落实规划」的大方向。
行政长官崔世安昨日发表厚达294页的《2017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内容涵盖六大民生範畴。 (李国星摄)
厚达294页的《2017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共分为六大方面,一是「明确城市发展策略,编制总体城市规划」,二是「加强安居保障,改善居住水平」,三是「优化交通系统,提高出行效率」,四是「努力构建智慧城市,有效改善城市管理」,五是「重视保护自然生态,着力完善环保措施」,六是「保护发展多元文化,积极促进族群和谐。」
崔世安(左)指出,倘若不实施现金分享会对部分市民产生负面作用,故政府明年继续现金派发。 (李国星摄)
继续「派糖」人人受惠
崔世安在介绍明年施政重点时,首先提出将「落实民生政策措施」,把民生工作放在首位,全力落实各项民生福利措施。果如其言,政府今年继续「派糖」,在支援弱势社群方面,的确造福良多(见附表)。政府为此支出123.52亿元。
税务优惠政府少收33.2亿元
此外,对于打工仔、中等收入阶层,以及工商业者,同样亦有多方优惠,包括减税、退税、豁免缴税等,多种税项及优惠包括营业税、小贩牌照税、街市摊档租金、鲜食品检疫费、人寿及非人寿保险印花税和银行手续印花税、广告牌照税、各酒楼及餐厅免纳旅游税、免收澳门居民房屋税首3,500元税款、豁免表演及展览入场券及观众印花税、减收居民职业税30%、以至退还本年度已缴纳税项的60%等,政府为此预计少收税项33.2亿元。
虽然政府继续大打「银弹牌」,且换来不少掌声,但在重大民生及基建问题上,多名立法会议员及学者均不收货,认为是次报告「无新意,无惊喜亦无突破」。
万二公屋单位难达标
议员何润生指出,市民最关注的住屋问题,着墨不多,只新增伟龙马路的8,000个公屋单位,其余引用的也是旧有数据,他认为政府在三至五年内,都无办法实现全部12,600个公屋单位的目标,预料未来公屋供应量仍然紧张。
「辣招」控楼市未见影
何润生(下图)又称,香港及内地近日都有「辣招」控市,但《施政报告》却缺乏预警及防範措施控制楼价。去年《施政报告》亦有提及要发展特色金融及融资租赁,但是次《施政报告》只提及在研究当中,时间表欠奉,未来的立法提案中亦无提及,对于要发展经济适度多元,同样欠缺积极性,对于人才向上流动亦局限其发展。
立法会副主席林香生亦认为,《施政报告》的法律规划内容较单薄,特别是金融及经济等,希望政府日后增加相关内容,他又认为,目前最重要是政府要加快规划收回的土地兴建公屋。
忧计划出问题难坚持
聚贤同心协会副理事长林宇滔则认为,今届《施政报告》与过去分别不大,在政策上虽有固定及合理方向,但往往在实施时出现问题,最后又是不了了之,惟有寄望未来五司在配合施政方针方面,有更详细及具体实施方法。
对于《施政报告》首项重点,林宇滔认为,2019年会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但担心届时还要作出更详细的分区规划,进度难免会较预期落后,而且到时政府换届,不排除计划会被拖延,同时亦会影响「都市更新」的进度。
林宇滔指出,政府在政策上有固定及合理方向,惟担心计划执行没有贯彻始终。 (资料图片)
智慧城市暂未达标
至于智慧城市,林宇滔指出,澳门如此人口稠密及面积细小的城市,本来特别需要建立智慧城市,而且亦相对容易实行,惟目前的电信发展计划,未足以符合智慧城市的基本发展,因为智慧城市所需要的质优价廉电信服务,以至中长期电信发展计划,本澳目前两者皆未达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