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民为本」展施政决心
在特区政府9月发表《五年发展规划》后两个月,行政长官崔世安前日发表《2017财政年度施政报告》,并以「逐步落实规划,共建美好家园」作为施政纲领与目标,当中最大亮点莫过于再豪掷120多亿元,延续各项惠民福利措施。
平心而论,本澳经济进入深度调整已两年多,至今年年中才刚有起色,特区政府仍正在实行财政紧缩政策,但民生福利政策多年来有增无减,不仅全民现金分享坚持整整十年,而且多项关顾民生、应对通胀、税费减免等改善民生福利措施得以延续,涉及长者及低收入者的施政更是佔据很大篇幅,显然体现当局「共建美好家园」的施政理念。
至于「逐步落实规划」方面,《施政报告》主动提及市民长期诉求如住屋、交通、医疗及养老保障机制等重大民生问题。例如对市民最关注的住屋需求,《施政报告》提到明年开展伟龙马路公屋项目,预计可建8,000个公屋单位,加上新城A区未来计划兴建28,000个公屋单位,长远而言,有助纾缓基层大众的住屋压力。
交通方面,《施政报告》提出轻轨凼仔线可望于2019年通车。以现时澳门人口密度和交通,即使经济规模不再增加,若没有一个可行、便捷和準时到达的交通运输系统,将不利澳门的长远发展。澳门要解决整体交通问题,纾缓现在的交通死结,轻轨绝对是重要的交通支柱假如轻轨凼仔段如期通车,还可以让居民亲身了解带轻轨的实际运作情况,重拾居民对轻轨的信心,争取更多轻轨走线周边居民的支持。
本澳不少基础性和涉及重大民生问题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于社会发展,《施政报告》史无前例地订定未来三年的立法提案清单,反映特区政府重视提升统筹施政与执行落实的能力,当局未来应结合《五年发展规划》设定的施政硬指标,增强部门协调和执行力,提升立法效率。
《施政报告》的整体方向无疑可圈可点,特别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等大目标大方向更是坚定清晰,但仍有不少涉及重大民生利益的公共工程尚缺乏具体执行时间表,令基层市民直观感受不深刻。当局如果能够稳中求进,围绕「以民为本」的施政方针,放开手脚展现解决本澳深层次矛盾的决心和能力,相信无论以后派不派糖,全澳市民都会甜在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