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设全球首个记忆学术中心 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等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首个记忆学术中心——「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昨(21)日于澳门城市大学开幕。「记忆学术中心」由澳门城市大学及澳门文献信息学会主办,提供以文献档案研究及教育为目的之交流和学术合作活动,并作为本地及邻近地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联繫的桥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首个记忆学术中心——「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昨日于澳门城大开幕。( 杨淑菁摄)

城市大学校长张曙光认为,文献遗产保护工作极为重要,涵盖保护和传承人类记忆的使命。他称,近年本澳有不少文献项目列入亚太区《世界记忆名录》,标誌着澳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和珍贵价值,为继续发挥过去几百年作为连接欧洲和远东桥樑的角色,今后会进一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探索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合作,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援基础,活化历史遗产。

重点保存教育及科研文献

「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委员会主席杨开荆博士表示,中心设于城大图书馆内,免费公开给大众参阅,其职能主要为支持本地与邻近地区参与世界记忆工程,重点保存教育及科研等领域的文献,以及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未来亦会联同各界举办相关课题的活动,从而提供保育、修复、文献数码化的措施。

她指出,本澳作为全球首个世界记忆学术中心,最重要是致力作为全球研究伙伴参考的最佳範例,未来将就典藏及活动政策制定长远指引,并发挥澳门平台的角色。

全球首个「世界记忆学术中心」设于澳门城市大学图书馆内。

将作与科教文组织联繫桥樑

另外,「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工作人员指出,现为起步阶段,加上中心作为一个交流研究平台,暂时所存有的文献则较少,但其宣传研究书籍相对较多,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全球视野文化政策》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亦赠送该中心《Culture – Memory – Identities 》作研究之用。

「澳门世界记忆学术中心」开幕后,举行「澳门与世界记忆工程- 获取文献.掌握知识」论坛。

「世界记忆工程」是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目的是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规定的保护和保管世界文化遗产的任务,促进文化遗产利用的民主化,提高人们对文献遗产的重要性和保管必要性的认识。「世界记忆工程」是世界遗产目录专案的延续,关注的是文献遗产,具体讲就是手稿、图书馆和档案馆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档案,以及口述历史的记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