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残疾人士平等参与机会
下月3日为「国际复康日」,每年透过不同主题,宣扬「均等机会、全面参与」讯息。联合国于1992年议定每年12月3日为「国际复康日」,目的在于促进残疾人士就业,推广建设畅通无障碍环境,让残疾人士在生活各方面均能达到全面参与和享有平等机会。
澳门特区政府为响应「国际复康日」,今年与12个社团及14间学校举办主题为「命运在我手」的生命教育推广活动,由本月14日起至明年2月28日期间,到校进行22次推广活动,加强学生对残疾人士的认识和尊重,期望透过讲座、微电影放映及理念分享,校园表演及工作坊等不同形式体验活动,让参加者有机会了解残疾人士的励志故事,学习包容共济、奋发向上精神。特区政府对残疾人士关爱有嘉,向残疾人士提供生活津贴,向聘用残疾人士僱主提供税务优惠,鼓励僱主聘用残疾人士。
然而,残疾人士认为,他们获得关爱,但欠缺公平公义。视障人士权益促进会理事长张志邦说,他们要的不是太多的关爱,他们要的是公平公义,希望有全面参与和享有平等机会,自食其力,有尊严有自尊地生活,「关爱」就决定了伤残人只能成为弱者,不能公平的生活,伤残人士虽然在某一方面有缺陷,但不代表他们的能力比健全人士逊色,他们也有自理能力,希望像平常人一样,拥有教育、工作机会,但社会上许多的不谅解造就了大家只会以同情、可怜的眼光看待他们,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次又一次被拒诸门外,想找到工作非常困难。不少残疾人士,其能力确实不比健全人士逊色,要融入社会自力更生,需要社会支持。「国际复康日」目的在于促进残疾人士就业,最重要是有政府政策推动,建设畅通的无障碍环境,致力改善交通设施,使更多残疾人士可以更方便使用公共交通服务,为残疾待业人士提供各项就业支援和培训服务,更要特别加强对僱主的支援和鼓励,聘用残疾人士。
推动残疾人士就业和无障碍环境,绝对不能单靠政府一己之力,乃须靠整体社会群策群力,尤其教育年轻一代,理解残疾人士所面对困难,消除他们对残疾人士的偏见,让残疾人在与他人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及融入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