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然流失 不裁员 继续增聘公务员 「精兵简政」惹吊诡辩论
立法会昨日继续辩论明年度行政法务领域事务,不少议员仍然对「精兵简政」穷追猛打,质疑「精兵简政」中的「精兵」,与现实不符,相较回归之初公务员17,000人,现在32,800人,增幅约达两倍,且明年还会增聘1,500人,在直迫政府设定的底线36,000人前提下,政府究竟如何实行「精兵简政」? 36,000人的标準又如何设定?
惟政府回应指,目前政府对公务员有刚性需求(意指强势要求),政府服务因不断增加,需要增聘人手配合,又表示考虑到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加上现时政府即使不炒人,每年仍有700至800人退休及离职。但让人不解的是,政府今年进行中的增聘有2,500人,明年增聘1,500人,远超退休及离职公务员人数,有议员反驳,既为「精兵」,何以又大幅增聘人手?
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右七)于去年实施「精兵简政」不久,接见20多个公务员团体,听取新政意见。 (互联网图片
继前日议员陈明金批评政府推行两年的「精兵简政」,质疑政府精兵不减员,只是换汤不换药做法,导致公共开支持续高企,预计明年公务员开支达220亿元(约回归时的7.6倍),纵使「老窦养仔、仔养仔」,政府的财政包袱,只会愈来愈大。
虽然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前日回应陈明金提问时,已强调目前公务员人数为32,800人,未来仍会继续招聘人员,但昨日继续进行辩论时,仍有不少议员追问「精兵简政」。
陈海帆称,政府对公务员有刚性需求,目前不会考虑裁减公务员数目。 (陈骏骐摄)
公务员与人口比例悬殊
议员崔世平提出,关注特区政府职能架构重整成效,目前政府首阶段已撤销六个部门,认为政府要量化成效,例如为行政程序数量进行简化,方便市民了解。但他又认为,「精兵简政」的核心在于如何简政,那么政府究竟如何实行「精兵简政」,政府订出的36,000公务员人数底线,所持的是甚么标準?
崔世平接着以香港作比例,指香港700万人,公务员才十多万,公务员与服务人数为1:40;但澳门60万人,公务员32,800人,比例是1:18,询问是否澳门人特别难「侍候」?
崔世平指出,香港公务员比例是1:40,澳门是1:18,询问是否澳门人较难「侍候」? (陈骏骐摄)
既精兵又增聘人手?
议员冯志强同样对「精兵简政」提出质疑,他指政府虽然扬言要「精兵简政」,但在行政法务司的来年施政方针上,似乎与「精兵」背道而驰,政府明年更要聘请逾千名公务员,究竟理据何在?
冯志强戏谑,现今公务员制度製造出不少冗员,「3点饮咖啡,5点洗手等收工」。 (陈骏骐摄)
「3点饮咖啡,5点洗手等收工!」
冯志强又指,政府目前的裁员制度需要检讨,政府对于辧事能力未如理想的公务员,不会採取裁员,反而是投闲置散,造成冗员的情况。接着更狠批现今的制度,是聘请「冗员」,「3点饮咖啡,5点洗手等收工!」一番言论引来哄堂大笑。
公务员能请不能炒
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其后回应议员时指出,政府对公务员有刚性需求(意指有强势要求),由于政府提供的服务不断增加,需要增聘人手作出配合。又表示考虑到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不能随意裁减人员。
陈海帆续称,纵使政府目前即使不炒人,每年仍有700至800名公务员退休及离职。至于对36,000名公务员数量的估量,陈海帆坦言,政府并未对36,000这数量作分析,现阶段只是锁定公务员总体数量,作为控制人员的第一步。
然而,坊间有声音指,政府既要「精兵简政」,何不让退休及离职的公务员「自然流失」,不作补充,不就能做到既不裁员影响公务员士气,又能达到「精兵」目的,一举两得?
「精兵简政」无阻人员增聘 政府明年加1,500名公务员正当立法会过去两日在辩论行政法务中有关政府架构「精兵简政」之际,立法会第一常设委员会,昨日同时召开首个分析及讨论政府明年度财政预算案法案会议,当中有委员提出明年公务员人数增加1,500人的预算问题。
立法会一常会昨日召开首个分析及讨论政府明年度财政预算案法案会议。 (李亮希摄)
政府回应指,明年的增聘,主要是补充人员流失,部分如保安及卫生相关部门增聘人数特别多,是因为部门有扩充的打算,因此有必要大量增聘。委员会主席关翠杏表示,委员已邀请相关部门代表到立法会向委员解释增聘的原因及细节。
昨日除讨论增聘公务员人数外,有委员促请政府解释明年度财政预算案中公务员加薪方案的原因及细节,关翠杏会后引述政府代表指,政府建议公务员薪俸点每点由81元增至83元,增幅2.46%,预计明年本澳的经济仍会处于平稳状态,因此预计通胀率不会有显着升幅。
关翠杏续引述指,公务员薪俸点于1999年至2017年的历年累计升幅,没有低于累计通胀,调整幅度相对合理。虽然公务员薪酬评议会对明年薪酬调升幅度有不同意见,政府认为调升薪俸点同时调整房屋津贴,对基层公务员最有利,在调升薪俸点及调整房屋津贴后,基层公务员薪酬的总增幅达9.7%。
另外,有委员曾在周一的全体立法会大会上,询问政府明年的投资及注资情况,政府指有40亿元的投资预算,主要分布于三间公司,包括发展横琴产业园的澳门投资公司,以及注资到两间未成立的公司,分别为将会由特区政府全资拥有的澳门轻轨有限公司及苏澳投资公司。有委员质疑轻轨独立成立公司的必要性,政府则称,这是方便日后轻轨落成后,方便处理各种经营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