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想法有落差?结构性供需不均? 新青协探讨澳人资就业市场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日前举办「青年友计倾XCafe巡礼」系列讨论会,以「你招聘,我应聘」为题,邀请劳工事务局就业厅职务主管黄少君,以及多年来在大企业中从事招聘工作的苏永曦担任嘉宾,与20多名青年一同探讨澳门现时就业市场状况、人力资源配置,以及劳资双方的想法。

澳门中华新青年协会举办「青年友计倾XCafe巡礼」之「你招聘,我应聘」讨论会。 (新青协图片)

是次讨论会主持人夏子荣表示,近两年澳门经济进入调整阶段,企业不像以往一样用人需求量大,但仍有部分企业表示无法聘请到合适、足够的人资。与此同时,有不少应届毕业生或希望转职者抱怨难以找到对口工作。到底是僱主与求职者之间想法有落差,还是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供需不均?

苏永曦认为,在工作类型方面也许存在供需不均情况,如博企职缺较少的文职,一般求职者较多,反之前线工作则较少受到应聘者青睐。同时,他又表示,部分工作经验较缺乏的年轻人,求职时既希望工作轻鬆,又要求高回报,且在面试时没做好相应準备,「眼高手低」情况是供需无法谋合其中一个原因。

与会青年表示,澳门行业选择相对较少,有不少攻读如化工等专业学生,难以找到对口工作,市场上确实存在结构性不平衡情况,且本地人在外资企业如博企向上流动空间小,导致求职或在职者不论横向或纵向,都缺乏明确职涯规划发展目标。黄少君职务主管鼓励青年人对求职要有耐性,并介绍劳工局提供的各种讲座、职涯谘询、模拟面试等服务,协助求职、转职者找到合适工作。

作为僱主的与会者表示,初创企业仍面对人资不足,成本过高问题,澳门大部分工作实行工时制,但不完全适用于所有行业,如设计类工作若实行责任制,按任务评定工作表现会更妥当,指出目前法例并无相关指引,社会亦缺乏共识,建议政府可了解及参考其它地区做法,为企业与求职者提供多一种工作模式。

夏子荣总结时表示,虽然统计局定期调查及提供就业市场数据如就业人口、行业分布、薪资水平等,但在市民层面较少关注、引用或讨论,冀劳工局和关注就业情况单位加强分析及推广,结合与会者提出的关注点与疑问,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