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学生能力评估国际取佳绩 教青局称未来仍需多方探讨
2015年度「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结果近日出炉,本澳参与评估的4,400多名15岁中学生,在三项评估中表现均位列前茅,澳门还是五个具有「教育优质及教育公平」地区之一,其余四个国家/地区是加拿大、丹麦、爱沙尼亚以及香港。教青局局长梁励、学校督导协调员黄懿莲、澳门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测验与评核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祥,前(7)日出席电台时事节目,与市民探讨本澳学生学习水平等问题。
梁励(中)、黄懿莲(左)及张国祥(右)出席电台时事节目,与市民探讨本澳的学生学习水平等问题。 (刘凯辉摄)
梁励称,由2003年至2015年期间,本澳共参与五届PISA测试,而在刚结束的2015年度测试中更取得不错成绩,她认为是教育界和政府支持的成果,未来仍有多方面需要探讨,她指出,参与测试的学生年龄是平均约15岁,属「回归宝宝」,所获得的成绩正好显示出特区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在2015年度测试中,本澳学生在科学素养得529分,排名第六;数学素养得544分,排名第三;阅读素养得509分,排名第12。梁励表示,她认为是教育界及政府政策支持的成果,让老师在教育方面更多样化。和本澳自身情况进行对比,可看到在过去五届PISA成绩中,本澳学生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尤其尖子百分比的增加、低水平学生数目的减少,PISA可培养学生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综合性能力,亦为将来制订政策和老师教学提供重要的参考元素。
男学生阅读水平提升六成
澳大教育学院教育测验与评核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祥表示,现时正好检视特区政府在培养「回归宝宝」的教育成效,例如科学素养方面并非评核学生的科学知识,主要考核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多次PISA中阅读素养显示,本澳男学生成绩远低于女学生。首三次的报告,本澳女学生阅读素养成绩合格均保持水準,男学生的成绩则不合格,成绩更像滑梯一样下滑,性别成绩差异愈来愈大。
为此,澳大针对问题经过几年研究分析后,提出要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愉快情绪,加上自发阅读和学校帮助学生如何阅读等三管齐下,结果本澳男学生自2012年开始有很大转变,由平均不合格变为合格,阅读水平更大幅提升六成。他认为证明阅读素养女学生比男学生优异的传统观念,可透过学校培育和学生的努力作出改变。
「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The Programme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7年成立,为15岁学生阅读、数学、科学能力评价研究项目,从2000年开始,每三年进行一次测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