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遇风生波舟不覆

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正式建交以来,两国关係遭遇几多风雨,从美国1999年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近年来美国启动「亚太再平衡」战略,屡次插手南海、东海事务,即便经历数度波折,中美合作的主旋律从未发生任何重大变化。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对于彼此的核心利益了然于胸,在对方最重视的关键议题上保持克制及谨慎的态度。每当中国历任领导人访问华府,无论是美国总统在发表欢迎致辞时,抑或其顾问或国务卿事先向媒体「吹风」时,首先强调的无非都是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坚持「一个中国」政策。30多年来,一中政策已经被视作中美关係发展的基石,是美方不会轻易触动、中方不容许随意僭越的红线。

但是如今,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一系列肆意任性的言论行径,令中方对他的态度从最初的谨慎观望,变为目前的「严重关切」,外界不免担忧这是否意味着中美关係已进入极不稳定的波动期,甚至可能将发生危险逆转?亦有一些人认为,特朗普言行标誌着美国新一届政府对台政策将出现转向,将导致台海风云突变,紧张升级。

毫无疑问,中国根本不可能接受特朗普的说法,将一中政策当作外交谈判筹码,与美方或其他任何国家进行利益交换。即便在中国国力孱弱的1980年代,中国在涉及台湾等维护国家统一问题上的立场从未动摇过,何况是现在,中国在国际经济、政治领域的话语权已得到大幅提升。但这绝非意味着中美两国必然将展开一场两强相争、必有一败的零和博弈。说到底,纵然特朗普如何善于讨价还价,外交谈判的基调最终是由双方决定的。只要中国在坚守核心利益的关键时刻岿然不动,另一方不可能利用其以要挟中方换取利益。另一方面,中美关係自正常化以来,尤其是随着中国快速经济发展,两国在经贸、地区及国际事务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拓展,双方已经形成错综複杂的利益链结。中美间存在商贸甚至意识形态的竞争是理所当然,但如果忽略两国在维护地区稳定、主导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等方面的广泛合作,以及这些合作关係对于两国国务之重要性,便是见木不见林,不利于对中美关係现状及未来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

现在的特朗普仍未正式入主白宫,仍然秉持一副电视真人秀明星的做派,恣意妄言。他的执政团队仍未组建完成,施政理念至今无人知晓,外交政策走向更是无法预测。中国对于这位美国新总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揣摩,亦会调整对美沟通、谈判的模式以应对白宫易主带来的变局。但维护中美关係的稳定大局应是万变中的不变,这对于两国乃至整个世界无疑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