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妹》反映城市变迁 追忆昔日澳门人情味

本澳导演徐欣羡携电影作品《骨妹》,角逐第一届澳门国际影展「竞赛单元」奖项。《骨妹》讲述上世纪90年代,澳门「骨场」里两个按摩技师的故事,透过小人物的生命轨迹,反映城市变迁、回忆昔日人情味。

徐欣羡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当初的灵感来源。原来她生活中真的认识两位「骨妹」阿姨,她们丰富的经历和豪爽的性格,让徐欣羡萌生了将其拍摄成电影的想法。在筹备和拍摄过程中,筹措资金困难、无处取景,徐欣羡表示,由于澳门变化日新月异,现在传统的「骨场」已经消失殆尽。经过多番寻找,剧组终于在香港找到两个保留旧日面貌的「骨场」,可以拍到戏中的时代气息。

戏中饰演两个年轻「骨妹」的演员廖子妤、余香凝为了增加演出可信度,专门花时间学习了按摩、推油等技法,务求让角色深入人心。两位演员平时都会来澳门游玩,在本电影中体验了一次澳门旧城区的魅力,对这个小城有了新的认识。

《骨妹》导演徐欣羡(左)接受本报专访。(陈骏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