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掘路工程 政府有责
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上星期在立法会运输工务範畴明年施政方针辩论大会上宣布,明年道路工程比今年更严重,预料明年塞车情况较今年更严峻,交通事务局亦透露,「道路工程协调小组」今年接获道路工程申请485 宗,来年道路工程申请仍在跟进中,预料较今年多,对交通影响较今年更为严重。由此可预示本澳明年道路工程再度「遍地开花」,今年夏天暑假期间「烂路围城」情况,明年将再现。交通事务局短期内将联同有关公用事业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情况。
道路工程「铺完又掘,掘完又铺」已成为本澳「土特产」,造成交通堵塞,市民出行寸步难行,路面围封影响中小企营商。但是,城市发展,进行基建设施,事属必然,道路工程亦在所难免,但作为政府,应通过协调机制,将对市民影响降到最低。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和人口增长,对下水道、电力、自来水、电讯和交通等基建设施需求随之上升,各项公共工程相继展开,近几年道路工程「遍地开花」,居民怨声载道,政府在2009年成立由交通局、工务局、运建办及民政总署组成跨部门「道路工程协调小组」,其职能是统筹掘路工程,为免各类不同道路工程重複开挖道路,协调各施工单位分区、分阶段有序施工,以及适时发布相关资讯,让公衆及早掌握施工资讯,以便更好安排出行路线,从而减低工程对交通、市民和商户带来的影响,然而,在过去一千。但道路工程协调小组究竟如何协调、相关机制成效备受社会质疑。对于本澳道路工程反覆掘路情况,有意见指出,主因地下管网综错複杂,地下管网主要是电力、输水管、通讯、燃气、排污等公共设施,但欠缺统一有效管理,当有关公用事业机构要进行维修、更新或铺设管网,掘开路面发现管网综横交错,需要重新规划工程,导致道路工程施工效率低、工期长,其他公用事业机构掘路工程接踵而来,道路工程因此遍地开花。为要减低道路工程对居民影响,政府除要有序协调各公共事业公司掘路申请,按照缓急轻重安排施工,避免同一时间在多条主要干道或圆形地开掘,以致交通瘫痪,让上班一族饱受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