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平背后危机四伏 自卫枪成「善良的枪」引关注

虽然政府多次强调本澳是非常安全的国际城市,但在昇平背后,据坊间估计,原来本澳私人可合法持有的自卫枪约400支。保安司司长黄少泽昨日出席「公益金百万行」活动被问及上周五一名退休海关人员怀疑持自卫枪自杀事件时表示,由于保安部队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得失」不少人,因此法律容许保安部队退休人员,可持有自卫枪防身。但如何有效监管自卫枪不被滥用,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其实,申请自卫枪不是难事,即使并非军事化退休人员,上至行政长官、行政法务司或同等实体之办公室主任、司长或同等实体、派驻本澳之领事团成员、商人,以至赌场荷官,都可以合法拥有自卫枪;但黄少泽强调,当局近年已收紧申请手续及审批门槛,防患未然。

一名退休海关人员上周五吞枪自杀,再度引起社会对自卫枪监管的关注。图为司警在现场调查。

继去年前海关关长在凼仔海洋花园一公厕自杀后,上周五(9日)再发生一宗涉及一名海关人员在海洋花园怀疑吞枪自杀事件。

法例规定,自卫枪口径不能超过点32,一般警员配备的是点38左轮手枪。

自卫枪成自杀工具

据司警表示,58岁男死者姓王,是一名退休海关人员,据死者家人向司警透露,王死前余月得知患有末期癌症,曾有寻死表现。上周五上午7时许,家人发现王不在住所,最不寻常的是,摆放自卫枪的夹万柜门被开启,自卫枪不在夹万内,原来王在失蹤前两个多小时,曾在聊天软件朋友圈发出「遗言」,之后有居民在海洋花园的海滨花园了望台五楼平台,发现一名男子倒卧血泊,身旁有一枪支,后证实是一支属于王的自卫枪。

郑志强15年前的提问

事件再次引起公众高度关注自卫枪的问题。据2001年12月6日的立法会纪录,议员郑志强提出对申请自卫枪的资格提问,郑志强指出,申请自卫枪只须申领《刑事纪录证明书》后,交四张相片,又交一个「执行专业活动」的证明书,再加身份证及40元(当时费用),就可以申请到一个自卫枪准照。

由于保安部队人员经常执行涉及如赌场等庞大利益的敏感任务,自卫枪的佩置,对他们尤其重要。 (互联网图片)

郑志强认为,这似乎与其时的社会环境跟回归前治安一度恶化,并不匹配,有关规定和制度早应修改,又称「对枪支严加管制是非常需要的,不要待出了问题才『亡羊补牢』!」

一名退休前官至副警长的男子,2011年在中总大厦外与人争执时滥用自卫枪,结果惹上官非。(互联网图片)

两宗自卫枪开火纪录

至2008年2月25日,果然出现一场如郑志强所言的自卫枪管制问题,当时一名休班葡籍博彩监察协调局人员在的士高内为友人妻子被调戏一事,鸣枪制止袭击其好友的人士,用的相信是一支自卫枪。另外,2011年12月5日,一名退休前官至副警长的男子,在中总大厦外与一名外籍人士争执时,鸣天开了一枪,用的同样是一支自卫枪。

据2001年12月6日回应郑志强提问的警察总局局长助理郑胜照称,由1973年至2001年,当局对非军事化人员或非公务员,批出的自卫枪为167支,并预期非军事化人员持自卫枪准照,会逐年递减。不过,郑胜照并没有透露有多少退休公务员持自卫枪。

澳门回归前腥风血雨,小至赌场荷官,为了自保都申请自卫枪。 (互联网图片)

全澳400支自卫枪难考证

然而,2008年坊间有消息称,全澳当时私人合法持有自卫枪的总数目,约400支;而时至今日,到底全澳有多少支自卫枪由私人藏有,若无威权消息透露,实难稽考。

虽然本澳已没有回归前的腥风血雨,而当局亦多次表示澳门是非常安全的国际城市,但由于保安部队人员在执行涉及赌博、洗黑钱、走私等敏感任务时,如黄少泽所称,会「得失」不少人,退休公务员申请自卫枪并不少见,即使如一般商人,只要涉及庞大利益,申请自卫枪同样大不乏人。

持枪门槛愈收愈紧

不过,为防自卫枪被滥用,黄少泽强调,当局近年已收紧有关自卫枪的申请手续及审批门槛,包括要持枪人提交俗称「行为纸」的《刑事纪录证明书》、定期接受当局评估精神状态,以及在批出自卫枪时,向当局提供弹导痕迹纪录。

黄少泽又称,未来将考虑全面检讨持有自卫枪的制度,要求凡持有自卫枪的人,都要向当局提供有关枪械的弹导痕迹记录(即俗称的「手枪DNA 」,指任何一支手枪,只要发射过子弹,都会在枪管内留下痕迹),以便加强管理。

保安司司长黄少泽昨日称,会全面检讨自卫枪监管及发牌制度。 (陈骏骐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