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电子商贸 赶上时代的列车
现时在珠海生活,外出时先在手机程式「滴滴」叫车到楼下接载,到达后手机作电子支付,例如「支付宝」及「微信支付」; 普遍餐厅接受手机电子支付; 到超级巿场购物结账时,出示手机二维码予店方「扫一扫」就可以。基本上在珠海生活有一部手机就可以了。然而相隔一条鸭涌河的澳门,没有合法的手机程式叫车服务,普遍餐厅仍只接受现金付款,超级巿场亦做不到手机电子支付,损失的不只是生活上的便利,更是各行各业的转型契机,而直接削弱的是澳门的竞争力。
面对赌收调整,不能再依赖单一行业下,做好电子支付及电商能事半功倍。偏偏澳门具有多元优势,有着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国际化程度高,没有外汇管制,资金的流动和进出自由,税制简单,税率低,互联网没有屏隔等特点,有着内地城巿所以有的优点,但在电子支付以至金融创新投资等方面却是大落后。
有人会表示,澳门地少人少,居民还是比较习惯面对面的同步交易,这显然是与时代脱节,不少企业从事电子商贸一环,普遍居民对网上购物的热衷不断升温。目前虽然澳门存在着第三方支付平台,但显然使用度仍不足,加上尚未建立跨境网络交易,本地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和限制。
以地产中介行业为例,国内现时存在不少一些出色的房地产网络平台,例如「Q房网」,这类形公司利线用上线下的方式作为切合点,在线下接触客户之外,同时亦在线上提供一些配套服务,而由于这样,公司在营运效率及成本方面可能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由于加入互联网的元素,各个行业的后起者都有机会从后赶上,意味着青年创业家亦能加入激活巿场。
在铺租愈来愈昂贵的情况下,网上店铺已是发展趋势,如果解决支付问题,可加速本澳的营商环境,加快往电商领域发展,创业成本将可大大降低。虽然现时本澳已有机构与支付宝合作,但并非所有电商平台或企业都可与该支付接口对接。或者本澳应先大力引入内地支付系统,等待巿场做大,消费者的支付行为习惯后,本澳电商及各行业迈向线上线下(O2O)模式的转型将更顺利。另外,在外地发展日新月异的股权众筹,但本澳却仍无合适的法律条文支持,大大限制创新投资机遇。凡事没有一开始发展就毫无阻碍,香港如是、内地亦是,但透过採取开放态度,可以一边创新事业,一边改善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