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社会发展蓝图 稳步推进大型民生工程

民生连繫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澳门回归17年间,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各项大型公共工程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动工,特区政府在大力推进公共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一直把改善民生、提高市民生活素质作为考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继往开来,澳门今年公布的《五年发展规划》将提升澳门生活质素定位核心内涵,包含宜居、宜业、宜行三大民生指标;《2017财政年度施政报告》亦将「共建美好家园」列作施政纲领,协调城市建设,统筹房屋、交通等各项工作配套发展,增强广大居民对美好家园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轻轨建设是澳门重大民生工程,亦是澳门整体交通政策的重中之重,社会各界均热切期盼轻轨工程早日落成。 (资料图片)

澳门回归以来,历届特区政府积极推进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环保和城市安全等全方位民生工程。住屋问题关乎民生大事,特区政府通过大力推进公共房屋建设,增加私人住房市场供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解决居民住房问题。

行政长官在在最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强调,努力实现「居有其所、安居乐业」的政策目标。继续贯彻「社屋为主、经屋为辅的公共房屋政策。《施政报告》指出,本澳现有公共房屋单位47,774个,短中期规划合共兴建约12,600个公屋单位,其中包括已规划的4,600个单位,以及明年将展开规划的凼仔伟龙马路公屋项目,该项目预计可建超过8,000个单位和相关社会设施;长期规划于新城A区兴建约28,000个公屋单位。2017年将完成关于澳门公共房屋需求研究的最终报告,并在此基础上啓动公共房屋长远发展规划。

特区政府近年大力推进公共房屋建设,积极回应居民住屋需求。(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室图片)

交通出行问题是当前澳门居民最关注的公共议题之一。《五年发展规划》计划将澳门交通系统建设打造成「一体两翼」格局,「一体」是指陆路交通的持续优化改善;「两翼」为海上交通和空中交通的拓展与能力提升。

《五年发展规划》指出,陆路交通是澳门全面改善交通环境的突破口,以「优公交」、「控车辆」、「顺道路」及「倡步行」为目标。陆路交通规划按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建成或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包括大力推进轻轨建设,重启及完成轻轨车厂工程,争取于今年完成柯维纳马路交通枢纽第一期建造工程,力争于2019年凼仔线试运行。同时尽快确定澳门半岛轻轨走线并启动工程。加快完成轻轨妈阁站的建设,推进妈阁交通枢纽工程,力争于2019年作为妈阁临时巴士总站使用。第四条跨海通道已确定採用桥樑形式兴建,并力争于2019年基本完成。第二,优化或改善市内交通系统。第三,展开或完成相关政策制订。车辆年增长率将控制在3.5%至3.8%的区间。

受制于人力资源不足、人才紧缺及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等客观因素影响,本澳大型公共工程在执行落实上尚有进步空间,但澳门天天在改变,关于这一点,人人都能看得到并且可以感受到新一届特区政府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对于澳门民生工程的建设完善,市民不妨放眼未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