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外僱司机 劳资激辩 市民:僱主想要「廉价司机」
根据现行政策,本澳职业司机仍不允许输入外僱,以保障本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但最近商界因人手不足,要求政府放宽输入外僱司机,引发劳资双方的激烈辩论,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商界力言职业司机短缺影响企业营运,增加对中小企业成本负担,提出新建议指若本地人资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应用「可加可减机制」输入外僱职业司机。劳方则一力反对,认为商界应优化僱用条件增加员工福利,吸引年轻人入行,而非引入外僱司机,打破本地司机饭碗。
劳工局表示,现时在当局登记求职的司机约有150人,想聘请的企业有144间。 (梁佩茵摄)
社会各界针对引入外僱职业司机议题扰嚷已久,澳门交通运输业总工会多次举行记者会,坚决反对输入外僱职业司机,上周更发动游行,呼吁政府重视诉求。而代表僱主立场的多位议员,则提出先开放「送货司机」引入外僱的诉求,认为现时职业培训的司机工作,主要是投身载客巴士司机或重型客车司机,并非中小企业最缺的僱员,认为政府不应一刀切不批准。经济财政司司长梁维特则曾在上月施政辩论时强调,政府不会停止对输入外僱司机的研究。
劳工局代副局长吴惠娴(左起)、劳工局代局长陈元童、交通运输业总工会会长汤泽森、中港澳直通客货运输联会会长李贤良,昨日出席「澳门讲场」,讨论输入外僱司机。(梁佩茵摄)
劳:人资紧缺因福利不佳
在昨日澳门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讲场」上,代表劳方的交通运输业总工会会长汤泽森,与代表资方的中港澳直通客货运输联会会长李贤良继续各持己见。汤泽森明言,劳方的底线是不能输入外僱司机,否则会对本澳低学历低收入司机造成冲击。他又反驳资方指开出35,000元人工也请不到司机的说法,是没有考虑工作时数及其他福利待遇。
他称,若是在法定工时内,即每日工作八小时及无年龄规限情况下,仍有35,000元月薪的话,「你要50个我畀50个你」!
汤泽森说,一些大企业虽然薪酬不是很高,但福利制度佳,如房屋津贴或子女津贴等,故不会有人资紧缺情况。
资:建议考虑「可加可减机制」
李贤良则直言,跨境司机当然有些条件限制,例如要有两地及重型货车驾照,又因过关或塞车问题常有超时工作的情况,但强调工资肯定都超过35,000元,「因为一定係请唔到人」。
他又指,现时跨境货车有350部,但只有100位司机,输入外僱是平衡需求。他希望工联、中小企商会和劳工局三方举行高透明度的职业司机配对会,明晰各类司机的供求情况,若显示本地人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建议当局考虑用「可加可减机制」,输入外僱职业司机,他认为做法不影响本地司机工作,希望劳资双方多探讨,但也强调支持优先聘请本地司机。
现时很多职业司机需同持兼任搬货。 (梁佩茵摄)
市民:搬货+超时 月薪11,000
昨日节目中有市民表示,曾去应徵货车司机工作,但对方要求要搬货及需要超时工作,但只有月薪11,000元,质疑部分资方是想聘用「廉价司机」,而非请不到人。也有自称司机的市民表示,若希望引入外僱司机,可先从巴士公司入手,而非全部职业司机都引入外僱。
劳工局:政府没有取态
劳工局代局长陈元童表示,现时在当局登记的求职司机约有150人,想聘请的企业有144间,当局未来会蒐集工会与资方团体的数据,尽快构建平台,进行有效的就业配对。他又强调,现时政府对输入外僱司机没有取态,只希望日后政府做出决策时,能有充分理据,达到科学施政,既令本地人充分就业,也令中小企有充足的人资营运。
对于有市民质疑政府对过界司机打击不力,劳工局代副局长吴惠娴表示,过界司机的问题现时由警方截查车辆,再交由劳工局执法,截至今年10月底,共有187名过界司机被处罚,处罚程度视乎个案严重性及是否屡犯等,假如僱主聘用过界司机甚至聘用黑工司机,会有相应的行政甚至刑事处罚。
李贤良建议政府考虑採用「可加可减机制」,输入外僱司机。(梁佩茵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