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空间」设黑沙对岸 城规会委员忧影响景观

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室首席顾问米健,上周在城规会全体会议上介绍《澳门特别行政区城市发展策略(2016-2030)》报告,首次提及建设「第四空间」,即是透过填海形成澳门新的发展空间,但有委员担心「第四空间」将破坏自然景观,并建议可设在本澳的填海区,既可保护黑沙对出的海景,又更接近生活区域。

「第四空间」打破地少人多限制

《城市发展策略报告》指,「第四空间」主要以「三个高端」:高端集中、高端集约、高端精緻为原则思路,促进和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形成多元高端产业中心。米健在介绍文本时提到,在本澳地少人多的条件制约之下,必须向外发展、利用填海空间。

政研室首席顾问米健指出,「第四空间」是为了让中央明确本澳需要新空间发展,他建议可由路环为起点,向西发展,与内地的岛屿和港湾形成海上金三角。

梁颂衍:有比黑沙对岸更好的选择

而就「第四空间」的选址方面,城规会委员梁颂衍接受本报访问时指,虽然米健曾保证「第四空间」绝对不会在路环对面,至少会在五公里以外区域,梁颂衍担心「第四空间」会影响黑沙景观,他解释,黑沙是全澳最南海岸线,是许多人从小到大心目中的集体记忆,是需要被保护的自然景观,忧虑将来「第四空间」过于接近黑沙,即是从黑沙遥望出去不再是无边际的海景,而是像凼仔一样高楼大厦的景象,若须改变本澳居民的原来印象,相信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本澳还有其他比黑沙对岸更适合建设「第四空间」吗?梁颂衍认为,85平方公里海域、新填海A区、港珠澳人工岛等属于生活区、发展区,或者考虑设在机场附近,待机场扩建后,就是「第四空间」发展的好时机,梁颂衍又建议,甚至可设在路环的填海区,相对路环对面来说会更适宜,他补充,倘若最后选择于黑沙对岸,只要是五公里以外区域,能够有足够的距离远离澳门与路环的位置即可。

学者称可建海上平台

生态学会会长何伟添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国家给予本澳海域管理权,政府应充分利用谋求发展,他建议可参考国内的海洋建设技术,在海上打桩柱架空建设「海上平台」,而不用影响到附近的海洋生态,既可利用海域空间,亦不破坏生态环境。他认为路环南部比较适合,并可在平台上建造集中式的手信商贸城,分流部分旅客。但有关规划需要与国内进行区域合作,相信仍有一短长时间。

有城规会委员担心,「第四空间」如选建在黑沙,可能破坏自然景观。(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