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区堕花笼敲响警号 僭建如繁星 洪荒亦力尽

新桥区亚利鸦架街得胜大厦昨日发生的一宗拆卸花笼意外事件,正式揭开全澳僭建花笼的潜在安全隐患序幕!

究竟全澳有多少住宅单位的僭建花笼,可能连政府都没有準确统计数字,但以全澳约4,000幢楼龄逾30年的楼宇计算,一幢大厦少则数十个花笼,多则逾百个,粗略计不下40多万个僭建花笼,如此数量庞大的城市计时炸弹,即使工务部门亦无从下手。

当局于2010年成立「非法工程跨部门常设拆迁组」及2013年推出「僭建物自愿拆卸资助计划」,惜至2015年9月止,成功入则申请获批清拆的个案,只有13宗。一旦再有花笼损毁堕下弄出人命,不就应验了俗语「冇事好地地,有事瞓喺地」的诅咒!

本澳僭建花笼几已变成风土病,粗略计全澳僭建花笼至少逾40多万个。 (互联网图片)

发生花笼堕下意外现场为新桥区亚利鸦架街得胜大厦,昨早11时许,一名23岁本地工人受僱往上址大厦四楼一单位,进行拆卸房间一个铁製花笼,期间疑工人不小心踏空,由于他当时没有繫上安全带,结果连人带花笼堕下,幸堕落在一楼住户的花笼上,大部分下堕重力被卸去,工人侥倖仅右脚踝骨折,没有生命危险。消防接报后需借用二楼单位窗台,才能把伤者救出,由于怀疑他高空工作时没有繫上安全带,已通知劳工事务局跟进。

发生花笼堕下的得胜大厦,举目皆可见僭建花笼。 (陈骏骐摄)

逐步淘汰步伐缓慢

记者在事发大厦举目一看,发现几乎层层户户都有外置的僭建花笼,专门处理大厦设施的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大厦工作委员会程顺明(下图)表示,其实政府已意识到僭建花笼存在的安全隐患,是以新建大厦一律不准兴建花笼,而旧式大厦在维修时,政府会顺势建议拆卸僭建花笼。

申请清拆寥寥可数

资料显示,房屋局为着配合工务局实施《楼宇防盗及安全设施指引》,于2013年推出「僭建物自愿拆卸资助计划」,向自愿执行僭建物拆工程的个别住户,提供一次性的部分资助,受资助的僭建物拆卸工程,包括天台屋及大厦外墙上的冷气机支架、晾衣架、楼宇公共通道上的闸门、露台或外墙花笼、花架、檐篷等。

其实除昨日发生堕花笼的新桥区外,在澳门半岛北区一带,情况同样严重。 (李亮希摄)

有关计划规定每一单位业权人的楼宇或独立单位业主,只可获一次资助,每宗申请可获批的总资助金额最高为10,000元,当中包括1,000元额外资助。根据工务局资料显示,2013年申请自愿清拆僭建的个案约150宗,2014年为210宗,2015年1至9月有160宗。

不过,房屋局指出,至2015年9月止,合资格入则申请获批的个案,只有13宗,涉及资助金额为13万元。

拆卸僭建物须跟足程序

土木结构工程师学会理事长胡祖杰昨日接受传媒访问时称,目前法律有规定任何僭建物的拆卸,都需要有专业人士的评估,然后获得当局的审批才可开展,但相信本澳的承建商或判头,甚少进行这程序;即使有,其实亦须要有政府派员到拆卸现场进行监管、抽检施工的安全性,而受僱的工程师,同样需要到拆卸现场,检视待拆的花笼状况,是否存在危险。

资料显示,目前全澳逾30年楼龄的旧式大厦,约有4,000多幢,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安装花笼,换言之,这类存在安全隐患的僭建花笼,数量会以数十万计算,称得上是杀人于无形的计时炸弹。

拆花笼堕下的本地工人仅右脚踝骨折,算是不幸中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