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标桿引领中医药发展
横琴创意谷近日又传出喜讯,北师大-北中医国家大学科技园已进驻当地并成立科技创新研究院,着力开展中医药检测、高速晶片科技、石墨烯技术及自闭症治疗等研究,但科技园负责人指出,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中药第三方检测平台进度太慢,企业需要更高效率。的确,特区政府近年虽然力促经济适度多元,对开拓中医药产业尤为重视,但中医药产业从孕育到成型需时,所以至今收效甚微,随着区域融合持续深化、国家「一带一路」、中葡平台巩固等利好政策不断落实,澳门正迎来崭新机遇,如何推动中医药产业稳步发展,以及尽早确立国际认可的中药检测标準,将成为考验特区政府应变及决策能力的重大挑战。
作为横琴粤澳合作产业园区启动项目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于2011年4月正式启动,佔地约0.5平方公里。目标为发展成集中医药、养生保健、科技转化、健康精品研发、会展物流于一体的国际中医药产业基地。
然而,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仍未建成,估计最快要明年方能投入运作。截至今年10月31日,特区政府通过澳门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已向产业园投资约澳门币17亿元。产业园董事长吕红坦承,中药研发、测试、生产等难短时间出成果。但她强调,随着各地对中成药的规範要求提升,产业园推出检验、认证服务平台是有前景的。
基于澳门历史条件及特殊地理环境,中医药在澳门有非常大发展潜力,市民接触中医中药医疗服务较早,喝中药、凉茶更是普遍,中医药疗效赢得普罗大衆信任。
特区政府近年推出一系列积极措施,支持中医药教育、科研及产业化发展,将中医药作为经济多元其中一个重点,中央政府对此亦积极支持,使澳门在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健康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和水準得到了显着提升,亦推动澳门参与中医药国际标準的制定,使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落户澳门。这些进步与发展,为中医药成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元素奠定坚实基础。
正所谓「万事起头难」,中医药研发、生产过程绝非一朝一夕,提炼一套「国际检测标準」更是难上加难,特区政府有必要加快建设中药第三方检测平台,打通「质量评价」和「国际商业认证」两道难关,为发展中医药产业尽早营收创造有利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