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交通收费忽然大幅加价 交局称防止有人赶搭「尾班车」

政府去年大除夕宣布在今年元旦开始上调交通事务局多项收费标準,包括考车费、验车费、车辆牌照费、车辆「开锁费」等,升幅最高达12倍,新措施引发社会热议,面对社会不少批评,当局昨日举行跨部门新闻发布会,交通事务局、治安警察局两部门局长出席「解画」,重申原意「绝非为赚钱」,公布翌日实施,旨在杜绝有人赶搭「尾班车」。

交通事务局、治安警察局昨日举行跨部门新闻发布会,向传媒解释多项车辆收费标準推出的原因。 (陈骏骐摄)

交通局局长林衍新表示,今次政府上调的收费项目中,绝大部分自1998年以来均未作调整,导致行政当局在相关服务须付出颇高昂的行政开支,尤其是移走重型车辆是「蚀到入肉」,政府希望藉调整能收回部分成本,原意「绝非为赚钱」,考虑到现时相对高昂的拖车费用,只能说是「蚀少啲」。

对有意见质疑措施出台突然,林衍新就回应称,由于新措施涉及牌照、考试等敏感收费项目,当局处理手法可以避免出现赶搭「尾班车」情况。他补充指,当局参照国际及邻近地区惯常做法,透过经济、法律及技术手段三方面进行控车工作,而新收费措施有助于整治长期霸佔车位情况。

林衍新透露,当局去年全年共发出违章告票逾90万张,其中涉及咪錶的告票就有25万5,000张。他又表示,2016年全澳泊车位有19万5,000个,其中私家车泊车位有12万6,000个;电单车泊车位有69,000个。去年由当局提供的泊车位增加2,000多个,预计2017年投入市场的泊车位有4,000多个;而私人停车场泊车位在2016年也有增加,本澳泊车位数目的增长实际高于汽车数目的增长。

治安警察局局长梁文昌就表示,今年由1月1日至3日期间,共检控44辆违法滥泊车辆并且锁车,首两日被锁的34部违规车辆(其中三辆须被移走处理),所佔用之咪錶位已全部释放予公众使用。梁文昌指出,警方的执法行动主要针对长期佔用车位、有被弃置迹象及甚至破烂的车辆,透过费用调整,相信有助加大对违规人士的阻吓性。他重申,治安当局的执法方向及力度不会因为费用调整而有所改变,相信警方的执法不会影响守法泊车的市民,反而会增加咪錶位的流动性,令真正有需要的市民更容易找到车位。

运输工务司司长罗立文昨日出席传媒午宴时受访称,过去20年政府是「不断蚀钱」地为市民提供相关服务,因此有必要增加收费。他强调,政府不是利用增加收费去「赚钱」,而是根据相关服务所需的行政成本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