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咪錶位 不应独霸

咪錶车位属于公共资源,应该共享共用,「泊车难」问题,过去几年一直困扰澳门车主司机,在居住人口密集及商业旺区,咪錶车位短缺,部分更被人「滥泊」及长期佔用,令咪錶车位难以流转,其他车主司机可能要花一个小时,才轮到一个咪錶位。当局今年元旦起严厉取缔非法滥泊及长期佔用公共泊位车辆,上锁及拖走路边「殭尸车」,令咪錶车位增加流转量及公平使用。

长期滥用咪錶车位,是部分自私车主司机的缺德行为,为求一己方便,汽车随便「滥泊」,罔顾其他真正有需要人士。「泊车难」主要在商业区及居住人口集中地区,本澳地少路窄,很多旧式大厦都没有建设停车场,公共车位不多,因此,咪錶车位成了不少车主司机的争泊位置,但有自私缺德车主司机为求方便,将汽车停泊在咪錶车位后,长时间佔用,逾时不开走,更不入錶付泊车费,车位无法流转,令其他有需要泊位者,难以觅得一个泊车位。

根据《公共泊车服务规章》规定,使用收费泊车位及收费泊车处时,应在停泊有关车辆后,立即缴付相应停泊时间的费用,不可超过准许泊车时间上限,否则可被罚款。假如不入咪錶的时间超过一小时,则会被视为「滥泊」。除罚款外,「滥泊」车辆亦可导致锁车,在锁车三小时后,有关车辆将被移走。车主司机在使用公共泊车位时,除了应支付相应停泊费用外,在停泊许可时间届满前应开走车辆,公共泊车资源方能得到合理使用。

一间泊车管理公司向传媒提供的资料,反映部分车主司机「滥泊」佔用车位的自私行为十分严重,过去咪錶位经常泊满车,去年平均投币率只有四成,有时节假日的投币率更跌至两成多,因部分车主心存侥倖,佔用车位不付费。今年元旦起政府调升违泊费、拖车费等,投币率大幅增加至七成甚至七成半,锁车情况亦减少,因为解锁费及拖拖车费大幅提高,令车主投币意识大幅提升,可以腾空咪錶车位供真正有需要车主司机使用。

本澳地少车多,据统计局资料,至去年11月,本澳轻型汽车数目,达到111,651辆,公共泊车位需求可以想见,部分车主司机自私行为,「滥泊」及长期佔用咪錶车位情况,应予纠正,当局除要加强执法力度,取缔「滥泊」及长期佔用公共车位,更要从教育着手,市民应共用共享,依法使用公共资源。当局今次措施获得不少支持,惜在宣布实行措施时手法上有问题,导致令人有机可乘製造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