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不满庙宇香火禁过夜 梁惠敏:为减低火警风险
全澳庙宇自农曆新年起实行全面禁止室内香火过夜新措施。有市民昨日致电时事节目「澳门讲场」对此表示不满,以「长明灯」为例,认为新措施抵触以往的传统习俗;亦有听众认同措施,表示庙宇防火最重要的是管理。
梁惠敏昨日在电台节目上表示,妈阁庙的修复工程于过年后开展,争取在妈祖诞前完成。 (资料图片)
文化局文化遗产厅厅长梁惠敏、文化遗产保护处代处长蔡健龙和澳门庙宇节庆文化推广筹委会主任冯健富昨(25)日出席电台时事节目「澳门讲场」,探讨庙宇文物保护工作,有市民致电节目,对春节起庙宇香火禁过夜的措施表示不满,认为措施抵触了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质疑是否一次半次的庙宇火灾就要把传统叫停;另一市民则指当局的做法是「斩脚趾避沙虫」,认为问题在于管理,又称「教堂蜡烛都畀过夜啦」,当局应尊重传统文化。
梁惠敏回应指,过去庙宇的火警事故多由室内留有火种或电力设备问题引致,在无人留守的庙宇内点明火有很大的隐忧,因此当局希望落实新措施减低庙宇火警的风险,并不是不尊重传统。她又以去年「观音开库」为例,庙方为信众集中衣宝焚化,庙宇周边居民认为此举有助环境改善,而周边店铺的生意亦未有下跌,相信很多市民已开始认同这些措施。
另有市民问及文化局补贴维修塌顶的圣奥斯定教堂,却不资助遭火警损坏的妈阁庙?梁惠敏表示,去年妈祖庙火警后,当局也有多次与他们协商,为物件记录,提供修复工作的意见,又指若庙宇需资助都可与局方联络。她又提到,妈阁庙庙方有工程人员準备了受局方认同的修复方案,工务局亦已完成审批,工程将于过年后开展,争取于妈祖诞前完成。

